武臣率领三千人马从白马津(今河南省滑县)渡过黄河,一路比较顺利,沿途各县或开城投降,或稍作抵抗就被义军攻下。没用多长时间,武臣的军队已攻下十几座城池,队伍也迅速扩大到几万人。武臣进军的顺利,并不在于他的军队有多么英勇,主要是赵地的百姓早已受够了秦朝的暴政,反秦意愿强烈所致。所以当起义军的队伍一到,都纷纷开城迎接。武臣也不手软,进城后不管是和是降,所有的官吏一律杀掉。他的行为自然满足了百姓的愿望,但也凉透了其他郡县秦朝官吏的心。
军队开到范阳(今河北省涿州)时,就遇上了范阳县令徐公的抵抗。这位徐公,得到义军逼近的消息后,立即在城内招募兵士,立志血战到底,保卫城池。
这时,有一位叫蒯通的人到官府找到徐公,劝他开城投降义军。
徐公说:“我为何投降?降也是死,守城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
蒯通说:“大人您错了,起义军马上就要开到城下了,就凭您手里的这些兵士,能守住城吗?”
徐公说:“守一时算一时,即使守不住战死了,也比投降后被杀死光荣。”
蒯通说:“我担心的倒不是城攻破后您被义军杀掉,而担心您在守城时被城里的百姓杀掉。”
徐公惊讶地说:“我平日待百姓不错,谁会杀我呢?”
蒯通平静地说:“您在这任官也十几年了,虽然您待百姓不错,但您在执行秦朝的政令时,杀了多少人,您知道吗?秦朝的暴政是通过您来实施的,满城的百姓早已厌倦了秦的苛政,他们对您这么一任秦朝的官吏能饶恕吗?现在全国各地反秦抗秦的起义纷纷发生,老百姓早就盼着这一天了,他们还能帮您守城吗?”
徐公急了,忙问:“你说该怎么办?”
蒯通说:“我有一个办法,即可保城,也可以保您的性命。”
徐公忙说:“你快说给我听听。”
蒯通卖了一个关子说:“您不要急,等我出城去见了义军首领后您就知道了。但有一点您要记住,不管城外有什么动静,您都不要出城,只在城里坚守就行了。”
徐公将信将疑,但当下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同意了。
蒯通是一名隐士,他是范阳固城镇人。平时博览群书,精通权谋术,善于为人出谋划策,对时政说长道短,是个有见地,有抱负的人,在当时也算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纵横家。此时的蒯通早已胸有成竹,他相信自己能说服义军首领,让他们采纳自己的意见。所以离开官府后,他就只身往城外迎接义军去了。
武臣带领军队来到范阳城外,只见城门紧闭,城上兵士严阵以待,不禁怒从心中来。这时有人来报,城里来了一个人要见将军,武臣就让手下将那人带进帐来。此刻他急需了解范阳城内的情况,有人从城里来,肯定能带来城里的信息。
来人正是蒯通,武臣见他一副书生模样,就示意让他坐下来慢慢说。
蒯通也不谦让,坐下后直奔主题:“我今天来见将军,就是给将军提供一个顺利攻取范阳城的计划。”
武臣眼睛睁大了,他本想从来人口中了解一些城内的守备情况,然后再找人商量怎样攻城。没想到,来人直截了当地要给他提供一个顺利攻城的计划!他连忙说:“你说出来,让我听听?”
蒯通不紧不慢地说:“只要将军写一封信,让我带给县令,这城就能轻松夺取,也不用劳烦将军率兵攻打,避免人员伤亡。”
“写封什么样的信?”武臣忙问。
蒯通说:“将军一路带兵过来,已经攻陷了十几座城池,但范阳县令为什么听到将军攻城,连忙整顿兵马,严加防范呢?并不是因为他贪婪禄位,忠心效秦,而是因为将军带兵一路过来,不管城中的官吏是降是和,一律杀死,所以范阳徐公才不得不守城自保。如果守城成功了,说不定还能保全自家性命。这一点,不但范阳徐公这样想,可能赵地其它郡县的县令也都会这样想。”
武臣又问:“你说,该怎么办?”
蒯通说:“说起来也简单,只要将军给县令写封信,告诉他开城投降后不但不杀他,还封他为侯,他的所有家产也不充公,这样他肯定会打开城门迎接将军进城的。将军进城了以后,不但不要滥杀官吏,骚扰百姓,还要去安抚他们。同时让县令徐公坐上豪华的马车在城外去巡游,把将军的仁德传播出去。要不了多长时间,其它的郡县也会纷纷效仿,开城迎接将军。”
武臣一听,这主意还真不错。如果真的如来人所言,其它郡县也纷纷效仿,那用不了太长时间,自己的地盘就能迅速扩大了。即使这主意不灵,再组织军队攻打也不迟。想到这,武臣找来副将,左右校尉在一起讨论,大家都认为这办法好。武臣连忙叫人写了封信,让蒯通带回去,信的内容和他的主意一样。
果然,蒯通回去不久,范阳城的城门就打开了,武臣带领着军队兴高采烈地开进城里去。进城后,武臣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没有杀人,没有骚扰百姓,还让县令徐公乘着豪华马车到郊外逛了一圈。
武臣在范阳的做法,很快传到其它郡县,正如蒯通所预料的那样,赵地三十多个郡县纷纷投降,武臣的势力一下子扩充了很多。没用多长时间,连赵地的中心城市邯郸也归顺了武臣,起义军的势力几乎遍布河南和河北两大块区域。
蒯通的一个主意,解除了多少血腥的战斗,挽救了多少将士的性命,也带给赵地无数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智慧的力量就是如此,它具有化干戈为玉帛的神奇效应。蒯通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在不经意间为赵地的黎民百姓避免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争取到一个祥和的生活空间。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地处河南中部,素有“两京襟带,三秦咽喉”之称,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和水陆交通枢纽,也是秦王朝派重兵把守的要塞。守卫荥阳的将领是秦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他的职务是三川郡郡守。
陈胜派吴广率军攻取荥阳,多次组织进攻都失败了。李由率领的秦军异常顽强,虽然遭到义军的多次进攻,但城池依然在秦军手中。李由一边率军坚守荥阳,一边向咸阳请求援军,双方就这样一直处于对峙和胶着状态。
留在陈县大本营的陈胜,迟迟得不到吴广攻取荥阳的消息,也心急如焚。虽然北边武臣率领的义军不断传来的胜利消息多少对他也是一种安慰,但陈胜现在更关注西边的战事。他幻想着吴广率部队顺利攻占咸阳,这样自己也将早早实现推翻秦朝暴政,入关称王的愿望。
有一天,一位名叫蔡赐的人来见陈胜,建议陈胜另派一支军队向西绕过荥阳,从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入关,直插咸阳。陈胜正为无法西进犯愁,听来人讲明白后就立即答应了。他找来曾带兵打过仗的周文,特封他为将军,让他作好准备,近日率军西进。
深谙军事的周文果然不负众望,从陈县带领数千人出发,一路征招士兵编入队伍,巧妙的绕过荥阳,不久就逼近了函谷关。他的部队发展的很快,到函谷关时,队伍已达到数万人。
陈胜得知周文进军顺利的消息,非常高兴,立刻封给他出主意的蔡赐为上柱国(军队的高级统帅)。但不是光有好消息,不好的消息也传了过来。身在赵地的武臣势力扩大后,在赵地站住了脚,派人通知陈胜,他要称王,并封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陈胜得到消息后,气不打一处来,他下令马上把武臣的一家老小全部杀光。关键时刻,上柱国蔡赐出面来说话了,他对陈胜说:“当前我们的主要敌人是秦国,秦国还没有消灭,你不能再树立敌人。杀了武臣一家容易,他马上会带兵来找你报仇,这样大王要被分散精力,派兵去迎战,灭秦的大业必然要受到影响。我认为不如派人去庆贺他,让他专心抗秦,并速派兵西进增援周文。等到把秦朝消灭了,再腾出手来收拾他武臣也不迟,你毕竟是大王,大家还是听你的。”
陈胜听了蔡赐的分析觉得有道理,马上转怒为喜。他一边派人向武臣庆贺,一边催他尽快派兵西进伐秦。
这边刚把武臣的事情安排好,吴广那边又传来了坏消息。
原来吴广率军攻打荥阳已经四个月了,多次攻城都拿不下来,秦军还在不断的增派援军,顽强抵抗。吴广军中的将士对攻城已失去了信心,但将军没发话,谁也不能撤退。时间一长,吴广的军内发生了分裂。一天,吴广的部将田臧和李归,假借陈胜的名义,指责吴广攻城不利,贻误战机,罪该处死,竟把吴广给杀了。这一点,吴广是万万没有想到的。自从和陈胜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响应,自己没有倒在秦军的刀枪下,反被自己的部将杀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义军成份复杂,各怀心思,草草成军后有多少人能在短时间内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