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氦三成功出产,地外产业链初布局
由于有小黛姐这样事无巨细、目光如炬的贤内助,林奇也注意到了这种在西方世界泛滥的大反思。
但很可惜,哪怕他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无能为力。
真正该做出回答的人,也终究只有欧美人自己。
毕竟,指望通过从对手身上找出一个弱点,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本身就是南辕北辙...
就好像,星际时代曙光的到来,也并不能完全算是林奇一个人的功劳。
哪怕没有时空门,以华国的力量和韧性,也迟早会成功踏上这条道路。
他所带来的那些未来科技,只不过是大大加速了这个迟早要实现的进程而已。
...
二月底。
拉兹兰月海,先遣队终于完成了对第一块富集月壤矿床的勘探测绘。
挖掘工作也顺利完成,利用探机在地表打开了一个缺口,剩下的工作就是把钻机部署到这个竖井里,智能设备会自动运行,持续不断地从中采掘月壤原矿。
这项工作不是一日之功。
先遣队必须持续维持对矿井点位的监控,并时刻关注钻机的运行情况...
钻头与探管都是非常脆弱的高价值精密工业设备,至于负责提升原矿的传送机更是如此。
万一在挖掘中遭到损坏,那就得马上出动无人机进行修复。
想得到蓝星上没有的天外矿物,自然要付出些额外努力,现如今前哨站每天源源不断接收的各类物资空投之中,除了基本补给、和用于扩建家园穹顶的建筑材料,就数采矿设备、无人机的维修替换件最多。
到月球来采矿这件事,大伙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即使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终究也少了实地实操...或者说现在其实就是初次实地实操。
操作员有些纰漏误差、又或者有些地方搞不懂而出差错,实属正常。
“...不过,目前来说,损耗与收获的比例,都还算正常,符合我们实现设想中、正常上升的曲线,”
星港华国站的指挥中心里,一众技术人员们,在对本次太空开拓计划负责挂帅的总工程师,政治局候补委员、国防科工委常务委员、工程院院士吴远方吴老报告状况,
“渡过了最初的几天适应期之后,现在的事故发生率已经大大降低,并且采掘进度也有所上升。”
“很好,勉励先遣队员们继续保持,”吴老欣慰地点头,“同时别忘了通知大家,后续增援的技术组今天就到。”
先遣队本身就有技术组,不过他们提供的是综合型技术支持,毕竟一开始设想中,前哨站应该是‘大而全、小而全’的,要有涵盖尽可能多种领域的工程师们,才能负责维护各个不同功能的设备。
第二批增援的技术组,就完全是单一领域的了:
总共十五人,全是核物理方面的研究者、以及参与国家核聚变发电项目的专业工程师。
毫无疑问,他们的增援,就是为了协助先遣队,完成‘晨光1号’的初次启动。
这可以说是当前前哨站里最重要的任务,没有之一。
只要有一台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作,充沛的能源供应就能支持前哨站容纳更多的设施、人口,升格为真正的前哨基地。
“提炼设备运转正常,今天下午就可产出第一批氦三,大约能有50公斤左右,”
一名技术人员站起身来,汇报道,“目前的问题主要是初期的筛选步骤比较复杂,占用了过多时间。”
“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关于这个问题,吴总工程师心里有数,有些无奈。
粉碎、选矿环节,之所以耗时格外长,完全是因为拉兹兰月海矿床中的异常富集月壤,成分实在是太复杂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
虽说目前大伙急需的是里面的氦三元素,但...
其他元素也不是完全没用的。
就仿佛冶炼攀枝花、白云鄂博等地的铁矿石那样,人家虽然是以铁矿为主,其实上却是有多种元素在内的复合伴生矿,甚至其中有大量稀土,这...如果冶炼技术不过关,那就只能提取到铁料,而平白无故把那些比铁料更珍贵的稀土给炼废了。
异常富集月壤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这里面的确也有稀土,还不止稀土嘞。
天外小行星几十亿年的狂轰滥炸,能带来多少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数都不好数。
其中有很多稀有金属、稀有气体,本身就是前哨站如今正急缺的。
为了尽可能减少这方面的损耗,也就只好在粉碎、筛选步骤里多花些功夫了...
“中财委批了二期增补预算,可以考虑向星环集团采购额外的冶炼设备,以增大投入来加快进度。”
吴总工程师边上,有另一名官员说道。
“不错的建议...同志们,氪金战术也是有奇效的。”
“不要因为怕花钱就少办事,咱们国家现在发展得这么快,本来就是因为咱们、还有咱们的很多客户,都属于全世界数得上号的氪金大户嘛。”
吴总工微笑着颔首,学着年轻人的时髦用词点评道。
周围一群人都是想笑不敢笑。
“至于其他方面...”
吴总工思考了一下,似是想起了什么,“‘南天门’的星环重工矿物冶炼中心似乎已经落成、并开始生产了?”
“那就很巧了,后续前哨基地需要的各种建材,大可直接向他们采购...当然,前提是型号、参数、品质符合需求。”
得到身边人的确认之后,他如此安排道。
南天门星港的工业区里,的确已经有了一座属于星环重工旗下的矿物冶炼加工中心。
毫无疑问,这座设施,一开始就是因对标贝努小行星采矿项目才落地的。
林奇忙着满世界跑、搜罗莉莉安需要的动植物的时候,这座加工中心也在星环重工总经理苏子康的操持下落了地。
后者是很早以前就追随林奇的老人了,林奇筹办星环娱乐与星环电子的时候,他是第一批招进来的高管,和罗伦是同一期资历,后来才被调到星环重工去。
两人在姜黛儿手下兢兢业业干了近一年,陆续得到提拔,现在都是cEo级别的人物,能放出去独当一面、替林奇管理集团旗下各个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