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大梦方醒,星际时代的序幕
他们也的确有理由心情复杂:
无论是造火箭、放卫星,还是修空间站,欧美都比华国开展得更早。
即使冷战结束之后,西方世界在很多方面也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对华国努力追赶的行动,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很鄙夷且不屑的:
举国体制又有什么用?我们这里随便找个南非二鬼子来都能超越你们全国上下...
东方人的太空事业,完全不值一提!
...虽然这么说,可能很侮辱某些人心目中的马圣,但实际上的确如此。
马千岁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是标准的暴发户,和懂王都一样,old money们看不起他实属正常。
毕竟懂王当年还是纯粹商人的时候,几乎每次去白宫参加宴会都要被小黑马拎出来嘲讽一遍。
直到懂王王者归来之前,大伙都只当老马是个经济加强版的麦卡锡,谁曾想居然会进化成魏忠贤...
总之,西方世界特有的‘嫌华穷、怕华富;恨华有,笑华无’灵魂印记,一直都在持续发力。
冷战胜利的堕落让他们变成了龟兔赛跑里的那只兔子,等到华国人真的登陆月球、甚至都修起前哨站了,他们才在吃惊之余回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只可惜...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挽回了。
其实,早在年前的某书大对账时期之前,就已经有很多西方世界的博主,以及普通老百姓们,在努力地观察、研究华国目前的状态,试图为他们糜烂的国家找出一条药方。
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真正的爱国者,真正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主义者。
免签政策的落地,让其中有行动力的一部分人,来到了这片相比他们的国家、在某些方面甚至能被惊呼为‘乌托邦’的土地,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才叫真正的文明;
到了米帝对tik tok下手、某书大对账的阶段,则是连那些没法成行、只能通过社交媒体来看世界的普通人,都或主动或被动地被拉进了这个文化冲击之中。
让一群外国大儒扛着山海关朝华国奔来。
等到南天门计划曝光之后,这种‘西方老百姓睁眼看世界’的文化活动,就已经不仅仅是冲击而已了,完全是一场思维上的海啸、席卷所有人头脑的雷霆风暴。
从太空电梯树立起来开始,林奇其实就没怎么遮掩过它的存在。
毕竟这玩意儿是商业设施来着,理论上所有人都可以买票进入的。
只不过,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某些人如果来到这里,肯定不是为了在南天门上观光...以至于负责审核游客背景的老萧,标准卡得比林奇自己还严得多罢了。
这的确是老实话,哪怕凯格上将依靠这一茬事情在米帝政坛搞事、勒索国会经费,玩寇玩得再怎么开心,如果给他机会,能派出一批人马绕过监管登上太空电梯,那他也肯定恨不得让手下背着几颗微型核弹上去的。
但这些都是背地里的事情,能通过背景调查的人,不会受到什么苛待。
而在‘杜绝危险分子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太空电梯’之外,星环集团本身也并不会封锁消息。
任何人都能通过集团官号,或是各种社交媒体,了解到在南天门电梯、星港上发生的事情。
就像那些因为免签而蜂拥而来的老外博主一样,有幸——也有一定财力——的游客,同样会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把这趟通往星空的旅途,以及其中无数的奇妙见闻,当成无与伦比的谈资,乐此不疲地传播开来。
甚至,华国官方机构,本身也参与其中:
‘羲和计划’除却保密部分以外,很多内容都是由官媒实时播报的,大部分是录制视频或通稿,有些时候还会开全平台同步直播。
‘登陆月球’,毕竟是中华儿女们五千多年一直恋恋不忘的愿景,现在有能力实现它了,当然也要让全国人民一块见证这个梦想成真的时刻。
说来也是,哪怕仅仅是开着月球车出去采集数据、在种植区看着作物闲聊、操控无人机修建庇护所...之类,似乎属于平静日常生活工作的内容,一样让无数借助官方媒体直播镜头看着这一切的观众们,神魂为之倾倒。
光是看着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前哨站,再看看他们所处的、这片完全与蓝星截然不同的荒芜月海,哪怕再怎么迷信西方、再怎么贬低华国发展的精外,都哑口无言,完全无法反驳。
——阴谋论者可以说阿姆斯特朗登月的几小时,是好莱坞摄影棚里塑造的假象,但这足足一周时间的直播,还能是假象吗?
更不用说,每一次官媒采访团都是从南天门星港的华国站出发,他们搭载‘羲和五号’前往月球轨道的全过程,都已经不止一次对全世界直播过,那幽邃的太空和硕大无朋的两个天体,可不是什么cG就能轻易伪造而成的。
何况,再怎么质疑,再怎么尝试戳穿,一切绞尽脑汁斟酌的言语,都在从地外空间源源不断运回来的‘月壤标本’、‘月球陨石样本’、‘微生物化石样本’、‘冰彗星撞击残留物样本’...等各种实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人,不仅能收获名声与财富,还有类似于‘命名权’、‘定义权’在内的各种先发优势。
这一个星期里,光是那些源源不断运回国内的月球特殊样本,就在科学界造就了一大批以先遣队之中的研究组成员、或是后方指挥部的技术专家们的名字而命名的‘新发现’。
诚然,这些东西不一定会改变世界,也不一定为本身极度反华的瑞典诺贝尔基金所容、入围评奖,但它们无疑会成为华国进入星际时代时的第一批基础砖石,慢慢积累新的科研丰碑...
凡此种种。
跨度巨大的突破,令人向往的成就,难以置信的冲击,会带来自我怀疑的反思。
被不停报道、不停直播着的太空开拓行动,就仿佛一座大频率的电台,昼夜不停地把这些东西向全球传播。
西方世界的无数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到底谁对谁错?
如果我们的路线错了的话,它究竟错在哪儿?
为什么我们会从曾经被全世界羡慕的文明灯塔,堕落到现在这样、仿佛一堆中世纪的原始人在仰望外星飞船一般,仰望着不断奋发进取的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