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白语解

我想签约

首页 >> 印光法师白语解 >> 印光法师白语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雪中悍刀行 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残阳帝国 顾小姐和曲小姐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一世冰神 无限先知 最后一根骨头 高武:神话最强传说 飞升之后 
印光法师白语解 我想签约 - 印光法师白语解全文阅读 - 印光法师白语解txt下载 - 印光法师白语解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7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心者,一身之主,万法之宗。顺之则速成菩提,逆之则永沉生死。一切众生,迷背本心,随逐妄境,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于六道之中,汩没于三界之内。久经长劫,莫能出离。

心,是色身的主人,万法的根本。随顺本心而行则速成菩提,背逆本心而行则永沉生死。一切众生,迷惑背离了本心,随顺追逐六尘妄境,起贪瞋痴三毒,造杀盗淫三业。轮回在六道之中,沉沦在三界之内。经长久劫,不能出离。

汝既发心归依三宝,为佛弟子。须发菩萨四宏誓愿,自利利他。四宏誓愿者,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也。

你既然发心归依三宝,成为佛弟子。必须发菩萨的四宏誓愿,自利利他。四宏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须知此四宏誓愿,乃三世一切诸佛誓愿之本。汝于日用举心动念,须令与此相合。若与合者,扩充令其圆满。若不合者,断除令其净尽。

必须知道这个四宏誓愿,是三世一切诸佛誓愿的根本。你在平常日用的举心动念,必须要与四弘誓愿相合。如果契合四弘誓愿的,就扩充令其圆满。如果不契合的,就要断除干净。

然欲利他,先须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众生。譬如溺于海者,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如来所说了生死法无量无边。唯净土一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若欲即生了办,舍此末由。

然而,想要利他,必须先自利。如果自己不先出生死轮回,怎能度化生死轮回中的众生呢。譬如沉溺在大海中的人,是无法救拔其他沉溺在大海中的人的。如来所说了生死的法门无量无边。只有净土这个法门,下手容易而成功高妙,用力较少而得效迅速。如果想要在这一生了脱成办生死大事,舍此净土法门,就没有其它路可走了。

所谓净土者,即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果能信愿真切,一心念佛。至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国。既得往生,则俯谢凡质,高预圣流。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议。然后乘本愿轮,回入娑婆,种种方便,度脱众生。

所谓净土法门,就是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果真能够信愿真切,一心念佛。到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国。既得往生,就解脱凡夫之身,高登圣者之流。见阿弥陀佛听闻妙法,证得无生法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议。然后乘根本誓愿之轮,回入娑婆世界,行种种方便,来度脱众生。

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令一切众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方可圆证自己本具之妙真如心。方可究竟契合乎菩萨四宏誓愿,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也已。

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令一切众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方可圆证自己本具的妙真如心。方可究竟契合菩萨的四宏誓愿,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以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啊!

心愿之义,如是如是。若能顾名思义,身体力行。可谓超格丈夫,火里莲华,如来真子,大士嫡孙矣。勉之勉之。

“心愿”二字的意义,就是如此。如果能够顾名思义,身体力行。可说是杰出卓越的大丈夫,火中的清净莲华,如来的真子,大士的嫡孙。努力啊!努力!与卫锦洲居士书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

(卫锦洲居士因为邻居失火延烧,财物房屋全部烧光,妻子惊吓病死,他于是心神迷失郁闷,如酒醉颠狂一般,不能清醒)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天之所以成就人者,有苦有乐,有逆有顺,有祸有福,本无一定。唯在当人具通方眼,善体天心,则无苦非乐,无逆非顺,无祸非福矣。

《法华经》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上天成就一个人有种种方法,有苦有乐,有逆有顺,有祸有福,原本没有一定。只在当事人具有变通灵活的心眼,善于体察上天的心,那么所有的苦都变成乐,逆境成为顺缘,一切灾祸转为福慧。

是以君子乐天知命,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随遇而安,无往而不自在逍遥也。所以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者现在也,行者优游自得之意,富则周济贫穷,贵则致君泽民,尽其富贵之分,是之谓素富贵行乎富贵也),

所以君子乐天知命,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随遇而安,无论到哪里都逍遥自在啊!所以《中庸》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指现在的意思。“行”指优闲自得的意思,有财富就周济贫穷,处在权贵的位置就辅助国君,利益人民,尽富贵的本分,这就是“素富贵行乎富贵”),

素贫贱行乎贫贱(若家无余财,身未出仕,则守乎贫贱之节,不敢妄为),素夷狄行乎夷狄(若尽忠被谗,贬之远方,如云贵两广黑龙江等,则心平气和,不怨君上,不恨谗人,若自己就是彼地之人一样),

素贫贱行乎贫贱(如果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自身也没有出来做官,那么就谨守贫贱的气节,不敢随便妄为),素夷狄行乎夷狄(如果尽忠心被小人谗害,被贬到僻远的地方,例如云南、贵州、广东、广西、黑龙江等地,要心平气和,不埋怨国君,不怨恨谗害我的人,好像自己就是当地人一样),

素患难行乎患难(或者不但远贬,且加之以刑,轻则楚打监牢,重则斩首分尸,或至灭门,仍然不怨君上,不恨奸党,若自己应该如此一样。人与之患难,尚然如是,何况天降之患难,岂有怨恨者乎。如是之人,则人爱之,天护之。或在此生,或在后世,或在子孙,决定有无穷之福报,以酬其德矣)。

素患难行乎患难(或者不但被贬到远方,而且还受刑罚,轻则被杖打坐牢,重则被斩首分尸,甚至被灭门九族,仍然不怨国君,不恨奸党,如同自己应该受如此遭遇一样。别人给我的患难,尚且如此对待,何况是上天降下的灾难,哪有怨恨的道理呢?像这样的人,人们敬爱他,上天保护他。或者在这一生,或者在后世,或者在子孙,决定有无穷的福报,来酬报他的德行啊)。

居士虽有好善之资,未明儒佛至理。以故一遇逆境,便发狂乱耳。今谕之曰,世间最博厚高明者,莫过天地日月。而日中则昃(z è),月盈则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沧海变桑田,桑田成沧海。

你虽有好行善事的资质,却没有明白儒家佛教的道理。所以一遇到逆境,就发颠发狂了。我现在劝告你:世间最博厚高明的事物,没有超过天地日月的。而太阳到了正午,就向西斜,月亮圆了就开始亏缺。高岸成为山谷,深谷变成丘陵。沧海变桑田,桑田成沧海。

古今最道高德备者,莫过孔子。而且绝粮于陈,被围于匡。周游列国,卒无所遇。只有一子,年才五十,即便死亡。幸有一孙,得绵世系。

古往今来道德最高没有超过孔子的。但孔子在陈地没有粮吃,在匡地被围困。周游列国,最终一无所遇。只有一个儿子,才五十岁就死了。幸而留下一个孙子,得以绵延世系宗祠。

降此而下,颜渊短命,冉伯牛亦短命。子夏丧明,左丘明亦丧明。屈原沉江(屈原尽忠被谗,后以怀王被秦所留,不胜忧愤,而力无能为,五月五日,沉于汨罗江中),

孔子以下,颜渊短命,三十二岁就死了,冉伯牛也短命。子夏失明,左丘明也失明。屈原沉江(屈原尽忠被谗害,后来因为楚怀王被秦国所留,非常忧愤,而又无能为力,在五月初五,自沉于汨罗江中),

子路作醢(h ǎi )(醢音海,肉酱也。子路仕卫,卫蒯(ku ǎi )瞆(ku i)与其子辄争国,子路死于其难,遂被敌兵斩作肉酱)。天地日月,犹不能令其常然不变。大圣大贤,亦不能令其有顺无逆。

子路被人斩成肉酱(醢:读音海,肉酱。子路到卫国做官,卫国太子蒯瞆与他的儿子出公,争夺国君之位,子路死于那场政变之难,被敌兵斩成肉酱)。即使是天地日月,仍不能令自己常恒不变。即使是大圣大贤,也不能让他们只有顺境,没有逆境。

唯其乐天知命,故所遇无不安乐也。而且千百世后,自天子以至庶人,无不景仰。以当时现境论之,似乎非福。以道传后世论之,则福孰有过于此者。

唯有乐天知命,才能所遇一切,无不安乐啊!而且千百年后,从天子到老百姓,没有不景仰他们的德行。以当时的现状来说,似乎不是福。而从他们的道法传给后世这方面来说,哪里有超过这个福的呢?

人生世间,千思万算,种种作为。究到极处,不过为养身口,遗(w èi )子孙而已。然身则粗布亦可遮体,何必绫罗绸缎。口则菜羹尽可过饭,何必鱼肉海味。子孙则或读书,或耕田,或为商贾,自可养身,何必富有百万。

人生在世,千种思虑,万种算计,种种作为。追究到极处,不过为了养身糊口,遗留给子孙罢了。然而,粗布衣裳就可以遮体,何必要绫罗绸缎?蔬菜羹饭就可以吃饱,何必要鱼肉海味?子孙们或者读书,或者耕田,或者经商,自然可以养活自己,何必要富有百万?

且古今为子孙谋万世之富贵者,莫过秦始皇。吞并六国,焚书坑儒,收天下兵器以铸大钟,无非欲愚弱其民,不能起事。谁知陈涉一起,群雄并作。一统之后,不上十二三年,便致身死国灭,子孙尽遭屠戮。直同斩草除根,靡有孑(ji é)遗。是欲令子孙安乐者,反使其速得死亡也。

而且古往今来为子孙谋万世富贵的人,没有超过秦始皇的。他吞并六国,焚书坑儒,收天下兵器来铸造大钟,无非是想要愚昧削弱老百姓,不能起来闹事。谁知道陈胜一起义,群雄一并起来讨伐秦朝。他一统天下之后,不到十二、三年,就导致身死国灭,子孙都遭到杀戮。简直是斩草除根,一个也没留下。这是想要令子孙安乐,反而使他们快速死亡啊!

汉献帝时,曹操为丞相,专其威权。凡所作为,无非弱君势,重己权,欲令自身一死,子便为帝。及至已死,曹丕便篡。而且尸犹未殓,丕即移其嫔妾,纳于己宫。死后永堕恶道,历千四百余年,至清乾隆间,苏州有人杀猪出其肺肝,上有曹操二字。邻有一人见之,生大恐怖,随即出家,法名佛安。一心念佛,遂得往生西方,事载净土圣贤录。

汉献帝的时候,曹操做丞相,专权作威。凡所作为,无非是削弱国君的势力,加重自己的权力,想要自己一死,儿子便称帝。等到自已死了,儿子曹丕就篡位。而且他尸体还没有入殓,曹丕就将他的嫔妾,收纳到自己的后宫。死后永堕恶道,经历一千四百多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苏州有人杀猪,取出猪的肺肝,上面有“曹操”二个字。邻居有一个人看见后,生大恐怖,随即出家,法名佛安。一心念佛,得以往生西方,这件事情记载在《净土圣贤录》。

夫曹操费尽心机,为子孙谋。虽作皇帝,止得四十五年,国便灭亡。而且日与西蜀东吴互相争伐,何曾有一日安乐也。

曹操费尽心机,为子孙谋划。虽然作了皇帝,只得到四十五年,国家就灭亡了。而且每天与西蜀、东吴互相争伐,哪里有一天的安乐呢?

下此若两晋宋齐梁陈隋,及五代之梁唐晋汉周,皆不久长。就中唯东晋最久,仅一百三年。其他或二三年,或八九年,一二十年,四五十年,即便灭亡。此乃正统。其余窃据伪国,其数更多,其年更促。

下面朝代,如两晋、宋、齐、梁、陈、隋,以及五代的梁、唐、晋、汉、周,国运都不长久。这当中唯独东晋最久,也只有一百零三年。其它的或者二三年,或者八九年,一、二十年,四、五十年,就灭亡了。这还是就一脉相承的正统王朝来说。其余私自成立的小国,数量更多,国运的年岁更为短促。

推其初心,无非欲遗子孙以富贵尊荣。究其实效,反令子孙遭劫受戮,灭门绝户也。且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不能令子孙世受其福。况区区凡夫,从无量劫来,所作恶业,厚逾大地,深逾大海。可保家道常兴,有福无殃也耶。

推究他们的最初用心,无非想要遗留给子孙富贵尊荣。追究实际的效果,反而令子孙遭到劫难,受到杀戮,灭门绝户。而且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且不能令子孙世代享受幸福快乐。何况区区凡夫,从无量劫来,所作的恶业,厚重超过大地,深广超过大海。可以保持家道常兴,有福无殃吗?

须知世间万法,悉皆虚假,了无真实。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如水中月,如空中花,如热时焰,如乾闼婆城(梵语乾闼婆,此云寻香,乃天帝乐神。其城乃幻现非实,世俗所谓蜃楼海市即此也)。

必须知道世间万法,都是虚假,了无真实。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如水中月,如空中花,如热时焰,如乾闼婆城(梵语乾闼婆,此土名为寻香,是天帝的乐神。他们居住的城堡是幻化,不是实有,就是世俗所说的海市蜃楼)。

唯自己一念心性,亘古亘今,不变不坏。虽不变坏,而常随缘。随悟净缘,则为声闻,为缘觉,为菩萨,为佛。

唯独自己的一念心性,从古至今,不变动、不损坏。虽然不变坏,而恒常随缘。随觉悟的净缘,就成为声闻、缘觉、菩萨、佛。

由功德有浅深,故果位有高下。随迷染缘,则生天上,生人间,堕修罗,堕畜生,堕饿鬼,堕地狱。由罪福有轻重,故苦乐有短长。若不知佛法之人,则无可如何。

由于所修功德的深浅,所以所证的果位有高下。随迷惑的染缘,就生到天上、人间,堕落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由于所造的罪福有轻重,所以受苦受乐有长短。如果不知道佛法的人,就无可奈何。

汝既崇信佛法,何不由此逆境,看破世相。舍迷染缘,随悟净缘。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从兹永出六道之轮回,高证四圣之果位。岂不是因此小祸,常享大福耶。

你既然崇信佛法,为何不能由这个逆境,看破世间相。舍离迷惑的染缘,随顺觉悟的净缘。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从此永远超出六道轮回,高证四圣果位。这难道不是因此小祸,常享大福吗?

而乃昧昧不了,如醉如狂。倘若焦思过度,或致丧身失命,则长劫难出轮回矣。而且弱妾孤子,何以自立。本欲自利利他,反成自害害他(他谓妾与子也)。何愚痴一至于此也。

而你却仍然昏昧不明,如醉如狂。如果焦急思虑过度,或许会导致丧失身命,就长劫难出轮回了。而且你的弱妾孤子,将如何独立生活。本想要自利利他,反而成为自害害他(他:指小妾与儿子)。你为何愚痴到如此地步?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至成佛而后已。

佛经上说: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怕遭受恶果,预先断除恶因,于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至成佛的境界。

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奔驰。每见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从兹退悔初心,反谤佛法。

众生常造恶因,想要免除恶果,如同在阳光下想要逃避自己的影子一样,徒劳奔走。常常看见无知愚人,稍微做了一点善事,就盼望得大福报;一遇到逆境,便说做善事不得善报,没有因果,从此退悔最初的发心,反而诽谤佛法。

岂知报通三世,转变由心之奥旨乎。报通三世者,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谓之现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谓之生报。今生作善作恶,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万生,或至无量无边劫后,方受福受殃者,谓之后报。后报则迟早不定。凡所作业,决无不报者。

他哪里知道“报通三世,转变由心”的深奥要旨。报通三世是指现报、生报和后报。“现报”是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 “生报”是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 “后报”是今生作善作恶,第三生、第四生或以后的十、百、千、万生,乃至无量无边劫后,才受福受殃。后报虽然迟早不定,但是凡所作业,决无不报的道理。

转变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其人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由是之故,现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与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堕地狱长劫受苦之业,即便消灭,尚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

转变由心,譬如有人作了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可是,他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一边自己修行,一边教化他人求生西方。因为这样的缘故,现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遭受一切不如意事,则先前所作应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的恶业,即在此消灭。并且他还能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

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转变由心之义也。

《金刚经》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诵读《金刚经》,若被人轻贱,此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因为今世被人轻贱的缘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转变由心”的含义了。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生悔罪心者。须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稂(l án g)莠(y ou )则不能得嘉谷。种荆棘则勿望收稻粱。作恶获福者,宿世之栽培深也。若不作恶,则福更大矣。

世间的人稍微遇到点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没有一点偿还债务的想法,不生一点悔罪心。应该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种杂草则不能得嘉谷,种荆棘则没希望收稻粱。作恶获福的人,是宿世的福报栽培的深厚。如果不作恶,则他的福报更大。

譬如富家子弟,吃喝嫖赌,挥金如土,而不即冻馁者,以其金多也。倘日日如是,纵有百万之富,不几年即便家败人亡,扫地而尽矣。

就像富家的子弟,吃喝嫖赌,挥金如土,而不会立即受饥受冻,因为他们的金钱多啊。假如天天如此,就算百万富翁,到不了几年也会家破人亡,一干二净直至扫地出门啊。

作善遇殃者,宿世之罪业深也。若不作善,则殃更大矣。譬如犯重罪人,未及行刑,复立小功。以功小故,未能全赦,改重为轻。倘能日日立功,以功多且大故,罪尽赦免,又复封侯拜相,世袭爵位,与国同休。

作善遇到灾祸的人,是因为他宿世的罪业很深。如果不作善,则灾殃更大。譬如犯重罪人,还没到杀头,又立了点小功。因为功劳小的缘故,不能全部赦免罪刑,但可以改重报为轻报。假如能天天立功,因为功劳巨大的缘故,得以免除全部罪刑,甚至会封侯拜相,世袭爵位,与国同享福禄。

大丈夫生于世间,当具超格知见。岂可使身外之物,累坏自身。譬如金珠满屋,强盗来抢,只宜舍之速逃,岂可守财待死。良以金珠虽贵,若比身命,犹然轻贱。既不能两全,只可舍金珠而全身命耳。

大丈夫生在世间,应当有超出常格的知见。怎么可以让身外之物,连累损坏自己。譬如满屋的金银珠宝,强盗来抢,只应当舍弃财宝赶快逃走,怎可守财等死。因为金银珠宝虽然珍贵,如果比起自身性命,还是轻贱。既然不能两全,只可以舍金珠而保全身命。

且汝财物已烧,空忧何益。惟宜随缘度日,竭力念佛,求生西方。则尽未来际,永离众苦,但受诸乐。如是则由此火灾,成无上道。当感恩报德之不暇,何怨恨迷闷之若是耶。

而且你的财物已经烧掉,白白的忧愁有什么利益呢?只好随缘度日,竭力念佛,求生西方。那么尽未来际,永离众苦,但受诸乐。如此,则由这场火灾,成就无上的佛道。应当感恩报德还来不及,为何怨恨迷闷到如此地步呢?

祈以予言详审忖度,当即释然解脱,如拨云雾以见天日。从兹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矣。倘犹执迷不悟,势必发颠发狂。则本心已丧,邪魔附体。纵令千佛出世,亦不能奈汝何矣。

祈望你对我的话详细思察度量,应当会马上释然解脱,如同拨开云雾见到天空和太阳。从此将灾祸翻转而成为好的导师,将热恼直下转变为清凉啊!倘若还是执迷不悟,必然会疯颠失常。那么本心已失,邪魔附体。纵然千佛出世,也没办法帮助你了啊!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一

(不慧)为儒未能,学佛不就。久离故乡,欲反未能。每一省察,惭惶无地。忽接华翰,若遇故人。但书中赞誉过分,令人如临鈇 (f u) 钺 (yu è) 耳。祈以后再有笔谈,勿用此套。

我学习儒家,没什么收获,学习佛法,也没有什么成就。离开故乡很久了,想要回去也不能够。每每自己反省思察,真是惭愧惶恐极了。忽然接到你的来信,如同遇到了老朋友。但是您在书信当中过分的称赞我,令人如同面临刀斧刑具啊!祈望以后再有来信,不要再说这些称赞的话。

令兄枝芬,于七月十四日晤面。因询居士修持家道,言其为善益力,道念日增。但以家门不幸,令郎早夭,二孙尚幼,颇怀忧思。予闻之不禁慨然长叹。

你哥哥枝芬,在七月十四日见过面。因此询问你修持佛法、以及家境的情况,说你做善事更加努力,道念一天天在增长。但因为家门不幸,儿子夭折,二个孙子还小,你心里很忧虑。我听后不禁慨然长叹。

须知逆来顺受,始名乐天。修身植德,方曰尽性。世有愚人,不知夙 (s u) 生善恶,惟观眼前吉凶。见作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当为。作恶而得福,便谓恶不足戒。不知善恶之报,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譬如三尺之冰,岂一朝之寒所能结。百川之泮 (p àn ) ,亦岂一日之暖所能消。切不可怨天而尤人,犹豫而退悔。宜学俞净意之修身,袁了凡之立命。将见二孙必成佳士,麟儿屡见诞生矣。

要知道逆来顺受,才称为乐天知命。修身植德才叫穷理尽性。可惜世间愚痴的人,不知道过去世善恶的因,只看眼前的吉凶祸福。见行善人得到祸害,便认为善不应当做。见作恶的人得到福报,便认为恶不必革除。不知善恶的因果报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事情发生的原因由来已久。譬如三尺冰冻不是一夜的寒冷所能冻结。百千江河结冰消融,也不是一天的温暖所能消融。切不可面对逆境怨天尤人,更不可对善法犹豫退悔。应该学俞净意的修养身行、袁了凡立命的志向。将会见到二个孙子必定成为品学出众之人,聪慧的后世子孙不断诞生啊!

至于华严重建,诚属莫大功德。然居处深山,募化维艰。只可随缘,不宜勉强。有殿可以供佛,有寮可以安身,行道居处有所庇覆,足矣。何必多造殿宇,广列长廊。不为利益自他,惟取快悦俗目乎。

至于华严寺的重建,确实有很大的功德。然而居住在深山中,化缘筹钱非常艰难。只可以随缘来做,不应该勉强。有殿堂可以供佛,有寮房可以安身行道,住处有所庇覆,就满足了。何必要建造很多殿宇长廊。不是为了利益自己他人,只是为了取悦世俗人的眼睛吗?

谢友才志虽高,可惜从未一遇通人。所言自悔时过难学者,特举业耳。不知学圣学贤之时,无过无不过。其学亦无难无易。

你那位姓谢的朋友,才志虽然很高,可惜从来没有遇到过精通佛法的人。他所说的:自己后悔时间年纪超过了,难以再学习,这只是就科举考试来说罢了。他不知道学习圣人、贤人的时间,无所谓年龄超过或不超过的。学习也没有困难容易的分别。

何以言之。孔子七十,尚欲假年学易,为免大过计耳。岂为熟其词义以雄笔札,得高爵者哉。十五志学,七十尚学。彼年临四十,岂时过不能为学耶。

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七十岁,尚且想要延长寿命来学习《周易》,这是为了免除犯大的过失而作的打算。哪里是为了精熟词义来雄壮文章,得到高官爵位呢?孔子十五岁就专心求学,到了七十岁还要学习。他的年纪刚到四十岁,哪里是时间年纪超过就不能学习呢?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圣罔念而作狂,狂克念而成圣。有何难易之可论于其间哉。

尧舜先圣的大道,就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啊!一天能够约束自己,行为符合礼仪,天下就归附仁德了。圣人失去正知正觉就成为狂妄的人,狂妄的人克服邪念就能成为圣人。这当中,有什么困难容易可说呢?

予谓谢友,为学莫善此际。有父母可以尽孝,有兄弟可以尽弟,有儿女可以教训,有诗书可以取法,正合夫子居家为政之道。此时不学,真是时过难学矣。纵令文章盖世,官居一品,终是一穷微极妙之艺人,非适时力学之儒士也。因闻佛语,遂持长斋,可知宿因深厚。废弃前功,意欲出家,可知道眼昏朦。

我对这位姓谢的朋友说:学习圣贤之道,最好就在这个时候。有父母可以尽孝道,有兄弟可以尽悌道,有儿女可以教训,有诗书可以取法,正合孔夫子居家为政之道。这个时候不学,真的是时过难学了啊!纵然文章盖世,官居一品,终究只是一个穷微极妙的艺人,不是顺适时机努力学习圣贤的儒士。因为听到佛语,就持长斋,可见他宿因深厚。废弃以前事功,想要出家,可知他道眼昏朦。

如来说法,恒顺众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尽人伦,内消情虑,使复本有真心,是名为佛弟子,岂在两根头发上论也。

如来说法,恒顺众生的根性。遇父亲说慈爱,遇儿子说孝顺。对外要恪尽人伦道德,向内要消除情见疑虑,恢复本有的真心,才名为佛弟子,哪里是在两根头发上理论呢?

况贵乡僻居深山,知法者少。高明者以语言不通之故,皆不至其地。仗此好心,竭力学道。孝弟修而闾里感化。斋戒立而杀盗潜消。研究净土经论,则知出苦之要道。受持安士全书,则知淑世之良谟。以净土法门谕亲,以净土法门教子,及诸亲识。正以生死事大,深宜痛恤我后。

何况你的家乡在偏僻的深山,知道佛法的人很少。高明的人因为语言不通的缘故,都不到那个地方。你要仗着学佛的好心,努力学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感化乡里民众。吃斋守戒,杀盗等事便会暗中消除。研究净土经论,就知道出苦的要道。读诵遵行《安士全书》,就知道济世的良谋。以净土法门告知双亲,以净土法门教导子女,以及诸位亲友知识。正因为生死事大,更应该好好顾念自己的将来。

不必另择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场。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亲戚,尽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劝身率,使其同归净域,尽出苦轮。可谓戴发高僧,居家佛子矣。

不必另外选一个处所,家庭就是道场。因为父母,兄弟,妻子,朋友,亲戚都是法眷属。自行化他,言语劝说,以身表率,使他们都归依三宝,出离轮回。这样就可以说是戴发的高僧,居家的佛子了。

宜以鄙意告之。倘闻此不加诽毁,又欲进步,路头不决。身事暇适,不妨亲至普陀来访一番。否则但观净土十要,及净土圣贤录,自知取法,不劳更问他人矣。

应该将我的意思告诉他。倘若听后不加诽毁,又想要进一步修学,而道路不明。如果身体事务有空合适,不妨亲自到普陀山来访一次。否则只看《净土十要》,以及《净土圣贤录》,自然知道取法,不须再问他人了。

令兄忠厚有余,似与此道有缘。宜劝受持安士全书,庶不虚此一晤。弥陀疏钞,安士全书各一部,随书带来,以结净缘。

你的哥哥很忠厚,似乎与净土法门有缘。应该劝他受持《安士全书》,才不白白浪费这一次见面。《弥陀疏钞》,《安士全书》各一部,随信带来,以结清净法缘。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二

数载未晤,时常忆念。今秋令兄枝芬赴乡试,持书来山,方悉居士近来操持。又言家门不幸,丧其爱子。旦夕忧思,不能置怀。予欲详陈事理因果,以录遗期迫,不能住宿,故略言之。

几年未见,时常想念。今年秋天,你的哥哥枝芬到省城科考乡试,带了书信到普陀山来,方才知道你近来的修持。又说到家门不幸,失去了儿子。早晚忧愁思念,不能释怀。我想要详细陈述事理因果,因为补考的日子迫近,你哥哥不能住宿,所以只略说了一点。

今嘉平望日,彻权师至,又言居士怨尤之状,及无知俗人谓作善获殃,修行无益等种种邪说。予闻之凄然。恐上智者因兹惰行,下愚者敢于作恶,故不揣固陋,直词以告。

今天是腊月十五,彻权师来了,又说到你怨天尤人的情形,以及无知的俗人认为作善事得到灾祸,修行无益等种种的邪说。我听后感到凄凉悲伤。恐怕上智的人因此而懒惰了修行,下愚的人更敢于作恶,所以不顾自己浅薄陋劣,直言相告。

如来说经,报通三世。凡人生子,略有四因。报通三世者,第一现报。谓现在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如士子习举业,现身得功名。此凡眼能见者。

如来宣说经法,果报通于三世。大凡一个人生儿子,略有四种原因。报通三世:第一是现报。现在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如同读书人学习科举之业,现身得到功名。这是凡夫的眼睛能见到的。

第二生报。谓今生作善作恶,来生享福受罪。如祖父重斯文,子孙方发达。此则凡眼所不能见,天眼犹能见之(今生来生,皆约本人说,然隔世之事,难以喻显,权约祖父子孙,欲人易了,不可以词害义,至祷)。

第二是生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享福受罪。比如祖父敬重礼乐教化,子孙方能发达兴旺。这是凡夫肉眼所不能见到的,天眼还能见到(今生来生,都是以本人来说,然而隔世的事情,难以比喻显明,暂且以祖父子孙来说,想使人容易明了,不可以以词害义,这是我的恳切希望)。

第三后报。谓今生作善作恶,至第三生,或四五六七生,或十百千万生,或一十百千万劫,或至无量无边恒河沙劫,方受善恶之报。如商周之王业,实肇基于稷 (j i) 契 (xi è) 弼舜 (sh un ) 佐禹 (y u) 之时。

第三是后报。今生作善作恶,到第三生,或者第四、五、六、七生,或者十、百、千、万生,或者一、十、百、千、万劫,或者无量无边恒河沙劫,方才受善恶之报。例如商朝周朝的王朝功业,实际最初创立基业是在周朝先祖后稷、商朝先祖契,辅弼虞舜,佐助大禹的时候。

若三四生等,天眼犹能见之。若百千万劫,天眼则不能见,声闻道眼,犹能见之。若无量无边恒河沙劫,惟如来五眼圆明者能见。尚非声闻道眼之境,况天眼肉眼哉。

如果是三生、四生,天眼还能看见。如果是百千万劫,天眼就不能见到,声闻的道眼还能看见。如果是无量无边恒河沙劫,惟有如来五眼圆明才能见到。尚且不是声闻道眼的境界,何况天眼肉眼呢?

知此三报之义,则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圣言原自无爽。富贵贫贱寿夭穷通,天命未曾有偏。境缘之来,若镜现像。智者但修镜外之容,愚人徒憎镜内之影。逆来顺受,方为乐天。不怨不尤,始可立命。

知道这个三世果报的意义,那么作善事降下祥瑞,作不善降下灾殃,圣人的话原本没错。富贵贫贱、长寿短命、穷困通达,上天的意旨不曾有偏私。境界外缘来了,如同镜子中出现诸像。智慧的人只修镜子外面的容貌,愚昧的人徒然憎恨镜子里面的影像。逆来顺受,方为乐顺天命。不怨天、不尤人,才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为顺逆外缘所动(即命自我立、福自我求)。

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二者报怨,三者偿债,四者讨债。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为报恩故,来为其子。则服劳奉养,生事死葬。必使生则亲欢,祭则鬼享。乃至致君泽民,名垂青史,令天下后世,敬其人而并敬其亲。若曾鲁公,陈忠肃,王龟龄,史大成(曾陈王三公,皆宋名臣,史公清初状元,四公皆信佛,唯忠肃悟入甚深。以前世皆为高僧,故虽处富贵,犹能不昧本因耳),今世之孝子贤孙,皆此类也。

生儿子有四因:一是报恩,二是报怨,三是还债,四是讨债。报恩:就是父母对于儿子宿世有恩,为了报恩的缘故,来做他们的儿子。就会服事效劳,侍奉赡养,活着奉事,死了安葬。必然使父母活着的时候欢欢喜喜,死了之后宗庙祭祀。乃至辅佐国君,惠泽人民,名垂青史,令天下后世,尊敬这个人而一并尊敬他的双亲。像宋朝的曾公亮、陈忠肃、王十朋、清朝的史大成(曾、陈、王三公,都是宋朝的名臣,史公是清初的状元,四位都信佛,唯有陈忠肃悟入最深,因为前世都是高僧,所以虽然处于富贵,还能够不昧本因),现在世间的孝子贤孙,都是这一类啊!

报怨者,谓父母宿世于子有负恩处,为报怨故,来为其子。小则忤逆亲心,大则祸延亲身。生无甘旨之养,死贻九泉之辱。又其甚者,身居权要,谋为不轨,灭门戮族,掘坟夷墓,使天下后世,唾骂其人并及其亲。若王莽,曹操,董卓,秦桧等是也。

所谓报怨:父母宿世对于儿子有负恩之处,为了报怨的缘故,来做他们的儿子。小时候忤逆父母亲的心,大了就惹祸延及双亲。父母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好的奉养,父母死了,九泉之下也蒙受羞辱。又还有更严重的,身居权贵,图谋不轨,导致灭门诛族,掘坟平墓,使天下后世,唾骂这个人以及他的双亲。像王莽、曹操、董卓、秦桧等人。

偿债者,子宿世负亲资财,为偿债故,来为其子。若所负者多,则可以终亲之身。若所负者少,故不免半途而去。如学甫成名而丧命,商才得利而殒身。

还债:儿子过去世欠了父母亲的钱财,为了还债的缘故,来做他们的儿子。如果欠的多,就可以终养双亲之身。如果欠的少,难免半途就走了。例如科举刚刚考中就丧命,经商才得利润就死了。

讨债者,谓亲宿世负子资财,为讨债故,来为其子。小债则徒费束修聘金延师娶妻,及种种教诲,欲望成立,而大限既到,忽尔丧亡。大债则不止如此,必致废业荡产,家败人亡而后已。

讨债:父母亲过去世欠儿子钱,为了讨债的缘故,来做他们的儿子。如果是小债,就白白浪费学费聘金,为他请老师娶妻子,以及种种的教诲,指望他成人,而寿命一到,忽然死亡。大债还不止如此,必然导致荒废学业,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才罢手。

谛观令子,恐是讨债而来。幸所负者少,故弱冠而去。当忏悔宿业,努力勤修。天必畀 (b i) 汝好子,光大门户。况孔子圣人,中年丧子。颜渊大贤,壮岁夭亡。原宪赤贫,子路殉难。夷齐饿死于首阳,伯玉穷困于卫国。将谓圣贤因修德而遭天谴耶,抑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耶。但责己德之不诚,勿问天报之祸福。

观察你的儿子,恐怕是来讨债的。幸好欠他的少,所以二十岁就走了。应当忏悔宿业,努力勤修。上天必定赐给你好的儿子,来光大门楣。何况孔圣人,中年也丧子。颜渊是大贤人,三十二岁夭亡。原宪非常贫苦,子路在国君争斗中殉难。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蘧伯玉穷困于卫国。难道说圣贤们因为修德而遭到上天的谴责吗?还是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呢?只需责备自己的德行不诚,不要计较上天报应的祸福。

能如是者,五福自然临门,六极决定避舍。谓予不信,有如皦 (ji ǎo ) 日。须知人生世间,具足八苦。纵生天上,难免五衰。唯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将非天以汝倡导净土,以此无福无寿之子,为汝作顶门一针。

能够这样的话,五种福报自然降临家门,六种恶事决定避开你家。《诗经》中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就像不相信天上有明亮的太阳。)必须知道人生在世,具足八苦。纵然生到天上,也难免五衰相现之苦。唯有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只受诸乐。这或许可能是上天因为你倡导净土,以这个无福无寿的儿子,为你作顶门一针,让你警觉。

使汝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畏惧。人命无常,速如电光。大限到来,各不相顾。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于此犹不惺悟,力修净业,则与木石无情,同一生长于天地之间矣。

使你知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畏惧。”人命无常,速如电光。死期一到,各奔前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这个时候还不醒悟,努力修持净业,就与树木石头这些无情之物一样徒然生长于世上啊!

有血性汉子,岂肯生作走肉行尸,死与草木同腐。高推圣境,自处凡愚。遇大警策而不愤发,闻圣贤佛祖之道而不肯行。是天负人耶,抑人负天耶。祈垂慧察。

有血性的汉子,怎肯活着作行尸走肉,死了与草木一同腐烂。推脱那是圣人很高的境界,自己甘心停在凡夫愚昧的位置,不肯上进。遇到大警策而不努力愤发,听到圣贤佛祖的道法而不肯实行。是上天辜负了人呢?还是人辜负了上天呢?祈望你用智慧思察。与泰顺林枝芬居士书一

李纲是一通方作家。以易与华严对论,谓其全合,是善知识不拒来学,引人入胜,就彼所知而令扩充。

宋朝的李纲是一位通达各种学问的大家。将《周易》与《华严经》进行对比论述,认为二者完全相合,这是善知识不拒绝后来的学习者,为了引人入胜,就对方所知道的知识范畴,而令其更加扩充。

如孟子以齐王不忍一牛之死,推此恻隐之心,可以保民而王天下。非谓徒爱一牛而便能王天下也。是引喻,非敌论。凡读古人文字,贵得其意,否则糟粕而已。

如同《孟子·梁惠王》中,孟子以齐宣王不忍心杀死一头无罪的牛,推说他的这种恻隐之心,可以安民而统治天下。不是说齐宣王只是爱一头牛就能够称王天下啊!这是引申推论,不是对等相当的论断。凡是读古人的文字,贵在得到他们的意旨,否则只得到糟粕而已。

夫华严乃如来自证之法。所有诸度诸位,皆是实事,皆可表法。声闻四果,虽处法会,犹如聋哑。人天凡品,岂能知见。纵有天龙八部,皆已亲证法身,为上求下化利益有情,特现八部身耳,非实业之凡夫也。

《华严经》是如来自证的大法。所有一切行门、一切果位,都是实事,都可以表法。声闻四果人,虽然也在法会,但却如同聋哑不闻大法。人天凡夫,哪里能够知道见道。纵然法会中有天龙八部,那都是已经亲证法身的菩萨,为了上求下化利益有情,特别示现为天龙八部之身罢了,不是有真实业力的凡夫。

易乃立虚象以兆吉凶,顺天理而导人情。是治世之常法,非出世之大道。乃伦常之仪准,非佛道之标的。然通佛法者,法法头头,无不是道。横说竖说,有何轨迹。若未能彻了自心,亦效其说,如庸医未能诊脉,即效剐骨。弱羽尚难栖枝,即欲奋飞。其不自他俱殒躯命者鲜矣。今以喻明。

《周易》是建立虚象来兆示吉凶,随顺天理而化导人情。这是治理世间的常法,不是出世间的大道。是世俗伦常的仪范准则,不是出世佛道的楷模目标。然而通达佛法的人,法法头头,无不是道。横说竖说,有什么轨迹可寻?如果不能彻底明了自心,也效仿着去说,如同庸医还不会诊脉的时候,就效仿着为别人剐骨。羽毛还嫩,还很难栖在枝头,就想要展翅奋飞。而不会让自己和他人都丧身殒命,这是很少的。所以现在以这比喻来说明。

易以父母称为严君。又古人以邑令亦称为君。岂父母邑令,与圣天子敌体相齐,无有高下也。

《周易》将父母称为严君。又者,古人将县令也称为君。哪里是父母和县令,与天子国君的地位相等,无有高下呢?

又如举一沤 (ou ) 曰此海也,举一尘曰此地也。知沤与尘,是海与地之少分则可。谓沤尘与海地同其深广,同其博厚,则不可。一隙之日,即照天照地之日。一管之天,即无边无际之天。但当出户而瞻日,舍管而窥天。岂可谓隙之外别无有日,管之外别无有天哉。

又如同举一个泡沫说这是海,举一粒微尘说这是地。知道泡沫与微尘,是大海与大地的少分,这还可以。认为泡沫微尘与大海大地同样的深广,同样的博厚,这就不可以了。一线缝隙的阳光,是照天照地的太阳。一个管孔中看见的天空,是无边无际的蓝天。但应当走出屋子去看太阳,丢掉管子而仰望天空。哪里可以说一线缝隙阳光之外就没有另外的太阳,一个管孔的天空之外就没有另外广阔的天空呢?

古人为儒者道,语多类此。若即为实说,是抑圣天子与邑令同其尊也。俾海地与沤尘同其深广博厚也。一隙一管之天日,与无边无际之天日,同其普遍也。是齐东野人之鄙论,非明心见性之法言也。

古人为儒家学人宣说佛道,其言语大多如此(用引喻)。如果这就是真实之说,就是贬低天子国君而使其与县令同样的身份了。大海大地与泡沫微尘同样的深广博厚了。一线缝隙的阳光,一个管孔的天空,与无边无际的太阳天空,同样普遍一切了。这是道听途说的鄙薄之论,不是明心见性的法义真言。

阁下且宜持戒念佛,以儒家修持为常法,以佛教修持为加行。入理深谈,且缓数年。欲学佛祖,先须取法圣贤。倘躬行有玷,伦常乖舛 (chu ǎn ) ,尚为名教罪人,何能为佛弟子。

阁下暂且宜持戒念佛,以儒家的修持为日常法则,以佛教的修持为加行。入佛理深谈,暂且等几年。想要学佛陀祖师,先必须取法于圣贤。倘若自身行为有污点,伦理纲常错谬反常,尚且是名教的罪人,怎能成为佛的弟子。

佛教虽出世法,然遇君言仁,遇臣言忠,遇父言慈,遇子言孝,由浅而入深,下学而上达。熟读安士全书,可以知其梗概矣。

佛教虽然是出世法,然而遇到国君讲仁厚,遇到臣子讲忠心,遇到父亲讲慈爱,遇到儿子讲孝顺,由浅近而进入深遂,下学人事,上达天命。熟读《安士全书》,可以知道其中的梗概了。

凡人改过迁善,并修净业,惟贵真诚,最忌虚假。不可外扬行善修行之名,内存不忠不恕之心。

凡是一个人想要改过迁善,以及修习净业,只贵在真诚,最忌讳虚假。不可向外宣扬行善修行的名声,而内心却存有不忠不恕的心。

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如此方可希圣希贤,学佛学祖。为名教之功臣,作如来之真子。固不在穷达缁素上论也。

蘧伯玉到了五十岁而反省知道四十九岁的过失,如此才可以仰慕效法圣贤,学习佛陀祖师。为名教的功臣,作如来的真子。固然就不在穷困显达、出家在家上论说了。

(不慧)之所望于阁下者,望阁下亦以望一切亲知。则不负一至普陀朝礼大士,与(不慧)一得觌 (d i) 面,而即闻佛乘也。

我所期望阁下的,希望阁下也以此来期望一切的亲友知识。就不辜负到一次普陀山朝礼观世音菩萨,与我见一次面,而听闻到一佛乘的道理啊!与泰顺林枝芬居士书二

佛法至今,衰残实甚。茫茫众生,如盲无导。纵有一二知识为之开示。以业深障重故,正智不开。虽闻正法,不生信向。纵生信向,亦属浮泛。如醉如梦,了无定见。

佛法到了今天,实在非常衰落。茫茫众生,如同盲人没有向导。纵然有一二位善知识为他们开示。因为业深障重的缘故,正确的智识也无法开通。虽然听闻了正法,也生不起信心和向往愿力。纵然生起信愿,也只是虚浮表浅。如在醉梦之中,对佛法没有明确而恒定的知见。

一遇邪魔外道,则如蝇逐臭,如蛾赴火。蚁聚乌合,动盈千万。故光绪初年,关东有一混元门,每年归依者有十余万人。至十一二年,以劣迹已彰,人多见恶。一年之内,尚有数万。

一遇到邪魔外道,就如同苍蝇追逐臭味或飞蛾赴向火光,难以自控。又如蚂蚁聚集或乌鸦合群一般盲目从众,且动不动就成千上万。所以在光绪初年,东北有一个混元门,每年归依的人有十多万。到了光绪十一二年,因为恶劣的事迹已经彰显出来,被人憎嫌。但一年之内,还是有几万人。

近有出家魔子,拟欲大得名利。于三十年前,即抄袭古人语录中成言,改头换面,谓是自己语录。而此魔子,一不通宗,二不通教,三无学问。恐人或谓己无学问,何能说此。特意用许多白字以实之。令人谓为真是大彻大悟,随口所说,词理超妙。其有不大恰当者,盖因不曾读书,不通字义之故。举凡万法归心录,六祖坛经,寒山诗中诗偈,整个录来,换三五字而已。所有言句,尽皆如是。随即远近流布,然亦无大招徕 (l ái ) 。

近来有出家的魔子,想要得到大的名闻利养。在三十年前,就抄袭古人语录中的语句,改头换面,说是自己的语录。而这个魔子,一不通禅宗,二不通教下,三没有学问。恐怕有人说自己没有学问,怎么能说出这些语录。特意用许多的误写的别字来佐实这些语录确是他自己说的。使人认为他真的是大彻大悟,随口所说,言词义理皆高超玄妙。其中有不大恰当的说法,这是因为他没读过书,不通晓字义的缘故。像《万法归心录》、《六祖坛经》、《寒山诗》中的诗偈,整个抄录过来,只换用三五字而已。所有的言句,都是如此。随即进行流通,然而也没有招来多少信徒。

近又得一妙法,致令善男信女,相率归依。且道得何妙法,便能如是。以此魔子,初则妄充悟道,人未归附。近则妄充得道,故得远近争赴。且自谓我所说法,令人易于得道。故一境若狂,咸相崇奉。

近来又得到一个巧妙的方法,使得善男信女,相继来归顺依附。究竟得到什么妙法,能够如此呢?因为这个魔子,最初虚妄冒充悟道,没有人来归附。最近就狂妄冒充得道,所以使远近的人都争着前来。而且他自己说:我所说的法,使人很容易得道。所以一方之人就都为之疯狂,都来尊崇奉行。

妄充得道,须有事实,人方肯信。故肆无忌惮,随口乱说。常为人言,我能入定,超度亡魂,令其生天,或生净土。能知一切亡人,或生天上,或生人间及三恶道。又知某人生西方上品,某人生中品,某人生下品。

冒充得道,必须有事实,别人才肯相信。所以他就肆无忌惮,随口乱说。常常对人说:我能入定,超度亡魂,令他们生到天上,或者生到净土。能够知道一切死亡的人,或者生到天上,或者生到人间以及三恶道。又知道某某人生到西方上品,某某人生到中品,某某人生到下品。

由是之故,不但愚夫愚妇,靡然从风。即不明佛理之士大夫,亦以为实属得道,而归依信奉者,日见其多。纵有智者斥其狂妄,由彼邪说入人深故,了不见信。

因此,不但愚昧的男女,闻风而动,顺风而倒。就是不明白佛理的官员、知识分子,也以为他真的得道,而归依信奉的,一天比一天多。纵然有智慧的人指斥他的狂妄,由于他的邪说深入人群的缘故,也不为大众所相信。

自古高僧,或古佛再来,或菩萨示现。然皆常以凡夫自居。断无说我是佛,是菩萨者。故楞严经云,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自古的高僧,或者是古佛再来,或者是菩萨示现。然而通常都是以凡夫自居。断然没有说我是佛,是菩萨的。所以《楞严经》中说:“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我灭度以后,为了摧邪显正,虽差遣许多大菩萨、大阿罗汉,运用各种身份形态,生在末法当中,化度一切有情。而始终不会自己向人说:我是真正的菩萨,我是真正的阿罗汉。而将佛的密旨因由,随便泄漏,轻浮地告诉末世的初发心学人。惟当临命终时,尚有未了因缘,暗有遗嘱的例外。)

而智者大师,实是释迦化身。至临终时,有问所证位次者。答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

而智者大师,实际是本师释迦弁尼佛的化身。到了临终时,有弟子问他所证的位次。大师回答说:“我不引领众人修行,必定清净六根,断见思惑。牺牲自己,而利益他人,只证到五品位,圆伏五住烦恼罢了!”。这是仍然以凡夫自居啊!

五品者,即圆教观行位。所悟与佛同俦,圆伏五住烦恼,而见惑尚未能断。智者临终,尚不显本。意欲后学励志精修,不致得少为足,及以凡滥圣耳。今此魔徒,妄充得道者,乃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大妄语人。

五品:就是圆教的观行位。悟解与佛同等,圆伏五住烦恼,而见惑还没能断。智者大师临终,尚且不显露其本地。用意想要后学之人励志精修,不要得少为足,以及以凡滥圣啊!现在这个魔子徒孙,妄称自己得道,这是坏乱佛法,疑误众生的大妄语人。

此大妄语之罪,甚于五逆十恶百千万倍。其师其徒,当永堕阿鼻地狱,经佛刹微尘数劫,常受极苦,末由出离。何苦为一时之虚名浮利,膺长劫之惨罚酷刑。名利惑人,一至于此。

这个大妄语罪,超过五逆十恶罪百千万倍。师父徒弟,永堕阿鼻地狱,经过佛刹微尘数劫,常受极苦,不能出离。何苦为一时的虚名浮利,承受长劫的惨罚酷刑。名利二字迷惑人,竟到如此地步!

此魔子自谓所说之法,令人易于得道者,即是以生灭心作常住解。以不修善,不断恶,为不生不灭。拨无因果,堕邪见坑。此即魔子招徕徒众,令皆得道之实际。故有平日持斋念佛之人,一亲近彼,即不持斋,不念佛。

这个魔子自己说,他所说的法,令人容易得道,就是以生灭心作常住真性来解释。以不修善,不断恶,为不生不灭。拨无因果,堕邪见坑。这就是魔子招来徒众,令他们得道的实际情况。所以有平时持斋念佛的人,一亲近他,就不持斋,不念佛。

其余一切改恶迁善,知因识果,培德植福等事,概行弃置。唯止令人看一话头。而实不知如何是看。如何是话头。遂将古人酬机之语,令人依文解义,卜度思量。如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乾矢橛 (ju é) ,麻三斤,七斤布衫等,一一学拆字讲义者,拆而讲之。谓之为参禅,谓之为透公案。

其余一切改恶迁善,知因识果,培德植福的事情,一概都放弃不做。唯一只令人看一个话头。而实际上,又不知道怎样看话头,什么是话头。于是将古人酬机对答的话语,令人依文解义,用心思惟推断。如: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干矢橛,麻三斤,七斤布衫等,一一学习拆字讲义的方法,拆开来作讲解。认为这是参禅,认为这是透公案。

稍微能坐,及能按文解义,便为印证曰,某人夙根深厚,某人现行精纯,故得用功不久,便已透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斗罗世界的巫师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艳海风波 职业祭天 马甲曝光,高冷老公抱娃跪求复合 明星潜规则之皇 九转涅盘诀 不会真有人以为我也是大佬吧 超时空机甲风暴 签到十年,我被绝色师姐曝光了 农家傻妻超旺夫 奶团三岁半马甲大佬心尖宠 均衡教派的害群之马 空间灵泉有点田 失忆后她成了豪门真千金 九龙至尊 极品太子爷 全网都是我和影帝CP粉 红楼之虚琏真凤 
经典收藏万相之王 期待在异世界 燃情仕途 佣兵悲歌 女侠且慢 开局无敌,我的境界一秒到顶! 从人世间开始穿越 仙子请留步 开创观想法的我,凭武道横推诸天 顾小姐和曲小姐 人在奥特,我的马甲不太对劲 月明天 开局废了,我开启最强进化 亡者游乐园 盖世铁匠 我真的不是隐世大佬 我问天下 从斗罗开始当强化商人 刚成状元,你让我西游 超级神修 
最近更新请归 嫌我是废体悔婚,我把替嫁娇妻调教成女帝! 镇妖百年被驱逐,我离开了你们哭什么 我有一鼎,可镇乾坤! 武道凌天 开局混沌神体,打造最强不朽帝族! 合欢宗祸害,仙子们都无心修炼了 天机神主 万倍返还,逆推后气运反哺 万族尊我为天帝,只因我九个徒弟! 人到晚年,绝美魔女拿我当炉鼎! 开局召唤吕布,华夏名将横扫诸天 青云双少:逆世修仙 异界:开局网购技能,买下兽耳娘 西游搜神记 帝王时空 逼我挖骨废修,我选择成为万古仙帝 它来了,我的无敌领域系统来了 丹道天赋为零?可我有气运加持啊 从长生功开始修仙 
印光法师白语解 我想签约 - 印光法师白语解txt下载 - 印光法师白语解最新章节 - 印光法师白语解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