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素罗汉

首页 >> 旅明 >> 旅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天唐锦绣 抗日之浩然正气 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骠骑大将军 调教太平洋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猎天争锋 明末钢铁大亨 奉系江山 
旅明 素罗汉 - 旅明全文阅读 - 旅明txt下载 - 旅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22章 腹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刺耳的金属撞击声中,官兵人仰马翻。看着不断飞上天的残肢与人头,后排观者心丧胆裂。

原本在战略上,由于自大骄横,官兵就吃了一个暗亏:突然出现的重甲军团成功从右翼斜斜突入,官兵骑兵等于从侧面被捅了肋骨,阵型没有施展开。

再加上因果律战术导致的阵型混乱:即便跨越时空,左良玉部依旧不出幕后黑手所料,毫不犹豫卖了队友。

接头阵的左良玉部混乱,相当于头车刹了车。直接后果,就是其余官兵丧失了最后的冲击动能。

这种级别的骑兵对冲,丧失了冲击动能,就等于亮出脖颈等死了。

事实也是如此。甫一接触,高速运动中的重甲骑士,就在左良玉部中间冲刷出了一条血肉胡同。

无论是战马还是人,无论是武勇过人的猛士,还是转身欲逃的懦夫,在滚滚而来的重骑兵方阵面前,统统像纸糊一般被碾压在了铁蹄脚下。间或有各种零件飞上天,随时后队提示着死神的位置。

颤抖的大地,嘶吼的马鸣,密集的兵器碰撞声,妖魔般无法阻挡的对手。闻所未闻的交锋场面,令惊恐不已的官兵丧失了作战意志。

短短一刻钟,三千重骑已经凿穿了一半官军阵型,真真杀了个尸横遍野。

完全没有应对之策的官兵,阵型被自己人和敌人先后突得乱七八糟,失去了成建制抵抗的能力。刨掉四散奔逃和战死的,原本人数占优的官兵,此刻已然变成了少数派。

这时候,重骑军团扔掉了骑枪,换上厚背砍刀和长柄铁锤开始跟在溃兵身后匀速收割。这种局面,代表着珍珠卷帘之势已成,官军的大崩盘开始了。

当然,再艰难的情况下,还是有悍勇之士的。

譬如说七省总制卢象升临时纠集起来的团队。

事实上,引起大地震撼的重骑方阵,突入官兵骑队的第一时间,久经战事的卢象升就知道完了。接下来,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消散的官兵,印证了卢总制的猜测。

而在他正面,发现被重骑突了后路的步兵方阵,也在自右往左飞速溃散。

一切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卢总制离不开暴风圈,来不及逃,更没有机会去做什么调整。

见势不妙的亲兵头目,这时已经拉住了自家主帅马缰:“总制,快走!”

眼看着前后左右的官兵都在分崩离析,卢象升情知今天已无幸理。仓啷一声,他拔出腰间御赐宝剑,和历史上一样说出了那句名言:“将军死绥,有前无却!”

紧接着,卢总制狂喝一声:“好儿郎且随本官杀贼”,随即策马迎上前去。

见主帅不退,一众亲兵自然也追随而去。而在乱军中看到主帅大旗缓缓上前之后,官兵中终归有些许血勇之士,掉转马头,凑到了卢象升周围。

大明最后的忠勇之士,有一点,但不多。

砍倒了一批迎面而来的溃军之后,卢象升的大旗,如愿和李自成的重甲兵团正面接触了。

甫一接触,彼此大多都出身边军的对阵双方,使用的都是正规军阵搏杀法:基本不看对手砍过来的武器,只管用手中的重兵器向对方招呼。

这一互砧,好不容易聚起来的一点热血官兵,立时吃了大亏。

经过科学方式用现代化高炉冶炼、杂质含量符合国标的,利用机械冲压定型的均质钢甲,其防御力远超了官兵身上那些土炉子低温冶炼,用杂铁叶子串起来的铁甲片。

于是,一片令人牙酸的金属交击声过后,紧跟着的就是一排被砍下马的官军。

戴着狰狞的牛角头盔的李氏重骑,仅只有人受伤,跌下马的一个没有。

战阵上根本没有时间喘息。双方第一排骑士交换了伤亡后,官兵这边第二排.也是最后一排,随即补上了位置。

下一刻,终于直面面对重骑的卢象升,炸雷般狂喝一声,手中尚方剑挥出一道白光,配合着天生巨力,正正砍在了对面骑士的脖颈上。

“铛”的一声脆响,卷刃的尚方剑高高弹起。钉着一圈铆钉的环形卡隼护颈,被卢总制砍出了一道白印.这是卢总制此战唯一战果。

紧接着,手臂高高扬起,胸前空门大开的卢象升,同样迎来了一道黑漆漆的刀光。

叹口气,卢象升闭目等死。

然而,他身后的帅旗拯救了他。

绣着“卢”字的醒目大旗,精致的将军款山纹甲,外带头盔顶上缀起的三个缨珠。如此多的特征,对面出身边军的骑士,一眼就知道对线的是卢象升本尊。

于是,黑色刀光在将将砍到卢总制脖颈时,硬生生拐了个弯,下落,在卢象升大腿上划了一刀,鲜血四溢。

“卢象升在此,抓活的!”

随着头盔中传来的闷喝声,一旁腾出手来的骑士,“呜”的一声挥过来一柄铁锤,正正砸在了卢象升胸口。

这一锤,砸得卢象升护心镜凹陷,当即狂喷一口鲜血,当场伏在马背上昏迷过去。

兔起鹘落之间,早有心理准备的亲兵头子,趁着对面两骑招式用老,伸手一把拉过缰绳就走。其余几个亲兵,奋不顾身抢上前来,用兵刃隔开了敌军,最终堪堪保下了卢象升一条性命。

———————————————————————————————

七省总制卢象升的昏迷败逃,给这场震惊华夏大地的大战,划上了完美句号。

同一时刻,在李自成老营步骑夹击下,官兵正面战场的步兵军阵同样崩溃,完败于洛阳城下。

紧接着,李自成马步大军合流,乘势杀向了官军大营。

之前跑路的叫花子大军,这一刻纷纷回头,欢天喜地唱着胜利战歌,加入了追逃。

留守大营的临洮总兵李卑直接傻了眼。

他此刻手中只有两千疲惫的步兵和八百骑兵,外带一些辅兵。虽说数量不少,但这些辅兵都是临时从各地征集来当仆役使唤的,完全没有半点战意。

现在面对几万士气高昂的贼军,还有令李卑额头冒冷汗的“连环甲马”,他怎么可能守得住草草修建的大营官军从一开始就是来攻打洛阳城追杀李自成的,压根没有考虑修建一座用来防守的大营。

万般无奈的李卑,只好下令全体跑路。

他没那么高的觉悟,搭上自家性命和底下儿郎,替各路溃兵拖住李自成。

当天,难得一见的奇景出现在了洛阳和虎牢关之间的平原:无数叫花子般的流民追杀着四散奔逃的官军,蔚为壮观。

当天下晌,在确定有马的溃兵追不上后,闯王李自成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于是,全军打扫战场,当晚返回洛阳城。

此役,卢象升麾下官军主力全灭,死亡和被俘总人数超过一万五千人。另有超过两万的辅兵原地无损投降。

惨烈的战役令官兵不光损兵,还折将。事后统计,包括总兵祖大乐、祖宽、邓玘在内的多名总兵、副将、参将战死。总兵汤九州被俘。

事后陆续逃回虎牢关的,除了李卑部整建制八百骑之外,只余卢象升本部二百余人,另有左良玉百人残部,其余步骑全灭。

事实上,做为野战单位,卢象升军团已经从明末的战略地图中被除名了。

此役过后,缴获了大量装备物资的李自成部实力大增。在原有基础上,不光增加了一个轻骑兵营,还额外成立了两个重步兵营。

众多外围叫花子营头,这一次也鸟枪换炮,至少统一了武器,前排还穿上了皮甲。

洛阳城下一战,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使用工业制成品的李自成部,轻松战胜了明军野战兵团。由此体现出的工业化伟力,证明了传统农耕势力根本无法抵挡。

洛阳城下一战,颠覆性终结了“官兵强于流寇这个”思维定式。包括李自成本人在内,其麾下所有将士,实打实感受到了“天命在我”,从而坚定了战略信心。

这一战的具体信息,会很快在华夏大地上传播。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会加速明政权的败亡,给新兴的大燕帝国接盘创造机会。

战后当夜,欣喜若狂的李闯王,在洛阳福王府内“大宴群臣”。

至此,终于有了王霸气象的李闯王,高据于台座,心安理得接收了各路诸侯恭贺投效,堪称志得意满。

酒宴时间,唯一一个兢兢业业还在工作的,大概就是鞠躬尽瘁的周天师了。

亲自到俘虏营点验一番,周天师看到不少高阶将领的尸首,却独独缺少正主卢象升.这货八成是跑掉了。

最大的战果没寻到,无奈的周天师,只好咂着嘴回营发了一通电报。

和喜气冲天的洛阳正相反,当晚的虎牢关内,士气低迷,一片愁云惨淡。

在战场上挨了一锤的卢象升,当时跑了没多久,人在马背上颠醒了。可这个时候局势早已糜烂,他醒不醒都无所谓了。

一路昏昏沉沉,轻骑败逃回虎牢关,卢总制短短时间内已经变得意气消沉。草草裹了腿伤,他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侯着残兵回归。

一直侯到深夜,除过总兵李卑部八百轻骑外,卢象升手头只收回了自家两百余残部,外带左良玉麾下百人。

坐在虎牢大堂,扫一眼堂下这点残兵败将,中年得志,运兵从未尝一败的卢总制,此刻面皮晦暗。

良久,他长叹一声:“唉,此次事败,非战之罪。可惜了朝廷精兵猛将,尽丧吾手.万千罪过,止由本将一力承担,我这就去写奏章。”

堂下仅剩的几只杂鱼,听主将主动背了锅,也是心头一松:如此惨烈的败绩,等于是大明仅剩的野战兵团直接消了番号,朝廷事后一定会疯狂追责。

不过,卢象升临入后堂写奏章前,还是下令亲兵,将临阵首逃的总兵左良玉押入了监牢。

万念俱灰的卢象升已经不打算和左良玉计较了。他现在就是做个样子,至于具体如何处置左良玉,还是交给皇帝吧。

左良玉被押下去的时候,没有反抗。

和历史上不一样。今天的虎牢关内,掌握兵权的是临洮总兵李卑。在被朝廷解除七省总制的职务之前,李卑这个老实军人是必定遵从卢象升军令的。

而左良玉这一次败得很惨,眼下只有一百残兵。别说李卑了,他连卢象升都顶不过,所以他这次没办法扎刺。

不过左良玉也不怎么担心:自国乱以来,崇祯杀文官如杀鸡,但对于军人却有有顾忌的,很少直接下令杀掉军将,最多是戴罪立功。

左不过几天功夫,卢象升肯定就完蛋了,到时候再说。

左良玉的判断十分准确。

五天后,钦使快马赶到了虎牢关。

实际上,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其实是清朝时候的事。最早在唐朝出现的加急军情,上限是“六百里”。

要做到八百里加急,除了沿途有好马换外,甚至还要换信使,昼夜赶路。这种高难度操作对于驿站系统来说很难。历史上除了太平天国时期做到之外,其余朝代,通常就是六百里加急最多了。

说是六百里,还要把明代各种不利的交通因素算上去。真实情况,八百里军情急报,提塘官一天最多跑五百余里路。

不过五百里也够了。

从虎牢关到京城一千二百里路,两天多一点就能到。而像洛阳大战这种等级的军情,皇帝哪怕睡了都要被喊起来当场处理,半刻不会耽搁。

这样一算账,来回赶路外加批奏军情,五天半时间刚刚好,京城那边看来一刻都没有耽搁。

亮出腰牌,核对完勘合后进关的钦使,不出所料是一伙共七人的锦衣校尉。

见到锦衣卫,所有人都知道卢总制这一回是在劫难逃了:正常传旨,多少会有个太监。清一色锦衣卫,就是来拿人的。

果不其然,随后在大堂上,北镇抚司掌刑千户武恒州,当堂展开圣旨念出旨意:卢象升丧师失地,深负朕望。着有司即刻革职拿问,押赴京城论罪。

寥寥几句话语,将之前红得发紫的七省总制打成了阶下囚。

念完圣旨,武千户一手背后,一手托着明黄色卷轴,走到卢象升面前,弯腰,笑眯眯地说道:“卢大人,接旨吧?”

忍着腿伤跪在地下的卢象升,颤抖着伸出双手,接过了圣旨。

在场有资格听圣旨的人,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意外。

登基八年时间,可以说,朝堂上下对龙椅上那位崇祯皇帝,已经相当了解了:用得着向前,用不着向后。翻脸如翻书,视臣子如草芥。

带兵的军将头子或许还有些忌惮。但对于文官,崇祯皇帝处理起来可谓是从不留情,毫不手软。

卢象升是天启年进士,彻头彻尾的文官。

接下来,武千户又掏出一根红绸,在卢象升手腕上绕了一圈。这就代表着镣铐,是高级文官最后的体面。

正事办完,武千户一行人由于赶路劳累,于是决定在虎牢关休息一天再走。

这边已经被削了官职的卢象升,按照武千户要求,和总兵李卑交割了官凭印信,正式移交了虎牢关防务。

当晚,临时主持工作的总兵李卑,被悄悄唤进了武千户房间。

前脚进门,武千户正色起身,咳嗽一声,沉声说道:“有口谕,总兵李卑听旨。”

李卑不疑有他,当即跪倒听旨。

“援剿总兵左良玉,临阵脱逃,丧心病狂,罪无可恕,着有司便宜行事,钦此。”

听完密旨,李卑瞬间明白了皇帝心意:又不想放过左良玉,又不愿把事情闹大,所以派锦衣卫来秘密执行。

凭心而论,做为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人,李卑也是打心底里鄙视第一个临阵脱逃的左良玉的。

但今晚这一出,令他感觉到了一丝危险:他现在主持工作,左良玉回头出了事,不会到时候黑锅扣在自己头上吧?

仿佛看穿了李卑所想,这位操着一口“京师语”的武千户,和蔼地拍了拍李卑肩膀:“李大人,还请放心。皇上亲口吩咐下来的差事,弟兄们定能办得滴水不漏。”

李卑稍稍放了点心:“如此.计将安出?”

“明早左良玉的饭食,不拘茶酒,端过来我看一眼便是。”

说到这里,武千户淡淡地补充一句:“放心,过个三五日,他自己就中下痢死了,牵连不到别人。”

李卑原本还担心是砒霜一类易察觉的东西。现在听武千户这么一说,心下顿时放松了:“那此事包在末将身上。”

“锦衣卫祖传的手艺,大人尽可放心。”

第二日一早,武千户先是亲自监视着左良玉吃了早饭。然后,他们一行人整理好行装,将囚犯卢象升押进了马车。

按道理,卢象升应该一同骑马的。不过他腿上伤势比较重,骑不得马,所以专门安排了一辆马车。

之后,上马,武千户抱拳拜别李总兵,出关门往北而去。

不料,往北二十里到了黄河渡口后,武千户却又指挥着队伍折向而行,调头去了郑州。

坐在车里的卢象升本不欲说话,可现在也太南辕北辙了,于是他忍不住隔着小窗问了一句。

“卢老爷怕是不知道吧。”

武千户倒也和善,有问就答:“日前鞑子入关,如今京城已被围攻,咱们从保定是入不了京了。”

就在卢象升率军攻打洛阳之前,他是刚刚收到鞑子入关的消息的。历史上,再过一段时间,卢象升就会被崇祯调回京城勤王。

而在这个位面,他不可能再被崇祯委派什么职务了。

“哦”得知了这个消息,卢象升也想明白了:“那是要去山东?”

“山东孔有德反了,运河已断。咱们去汉口,与勤王川军一同回京。”

听到这个惊人消息,卢象升惊讶不已。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头的他,原本还想仔细打问,可这时候武千户烦了:“卢大人,你已是阶下囚了,操那么多闲心做什么。”

无奈,卢象升只好躺平,随他去了。

虎牢距离汉口九百里路,马车队速度慢,要好几天时间才能赶过去。

途中,当卢象升行至襄城后,情况突然不对了:一早,队伍外围多了几十名劲装大汉同骑。

再问,只得一句:“路上不太平,买了镖师护送。”

满腹疑问的卢象升,本欲再打问,可他现在是阶下囚,人家也不耐烦搭理他了。不但不搭理,还用黑布蒙住了车窗卢大人这下彻底懵逼了。

如是,自虎牢出发后,九月十日这一天,马队终于进入了繁华的汉口。

一路疾行,终于,卢大人在黑漆漆的车厢内听到了一句天籁之音:“到地头了,卢大人,下来吧。”

扶着伤腿下了车,卢象升首先感到的,是头晕目眩:两艘巨大的战舰就停在身旁的码头,张开的舷窗内能看到一排排闪着青光的炮口。

再仰头,高耸的桅杆上,巨大的“曹”字认旗飞扬。

这时,一个五短身材,身穿蓝色对襟短衣,头戴古怪环形帽子的男子从船头的软绳下跑了过来,气喘吁吁问道:“是情报局的犯人吗?可是来了。快点办交接,船要开了。”

武千户掏出笔,麻利在男子手中表单上签了个字:“好了,犯人卢象升押到,交接完毕。”

签完字,武千户笑眯眯将卢老爷带到软梯下:“这位是看守所的符教官,卢老爷你跟他上船吧。”

一头雾水的卢老爷死死扒住软梯:“尔等到底是何人?意欲何为?”

“哎呀,没时间了,上船了再听符教官解释。我说卢老爷你松手,皇上和几位大人在上海等着见你呢!你要发达了!”

一边招呼人把卢老爷强行往船上推,眼疾手快的武千户还顺手按住了符教官抽出的皮鞭:“使不得,这是皇上的客人!”

见到这一幕,再仰头看了看巨大的认旗,终于get到关键点的卢老爷,问出了关键一句:“敢问,是哪位皇上?”

“曹皇上啊,还能是谁!”

颤抖的双手松开了舷梯,卢老爷颤抖地指着武千户:“反反贼!”

“是是是,对对对。”

趁着卢老爷松手,武千户武汉站行动队副队长房延孝赶紧招呼人,上边拽下边推,一路将失魂落魄的卢老爷送上了巨舰甲板。

午后,随着长长的汽笛声响起,驻泊于汉口码头的镇蛮号战列舰,带着一串运输船,缓缓启航,目的地上海港。

同一时刻,真的北镇抚司掌刑千户武恒州,千辛万苦避过京城附近的鞑子,终于赶路进了虎牢关。

然后这位千户大人和部下,就被暴怒的总兵李卑关进了大牢.左良玉几天前得下痢死了。可后来的这位千户大人,带来的却是皇上命左良玉戴罪立功的圣旨。

另外,大活人卢象升也被李卑搞没了。

背上了巨大黑锅的李卑,这一刻,在认真考虑去投李自成的问题。

说到李自成,就在卢象升乘船出发的第二日,九月十一号,李闯王也率大军出了洛阳城。

原本,三边总制洪承畴在卢象升败亡第二日,就已经率军出了潼关。可随后收到战报,大吃一惊的洪承畴,当即顿兵于潼关脚下,然后疯狂派出多路探马打探军情。

随着探报源源不断归来,洪承畴愈发不敢东进了:连环甲马?

而李自成这边,直到在洛阳编组完新军,调整完部众,依旧没有等来攻城的洪承畴。

好吧,洪大爷不来,那李大爷就过去。反正最终都要去长安的,潼关顺路。

于是,等到不耐烦的李自成,在九月十一号这天,除过留守五千人之外,其余全军出洛阳西门,直驱潼关,意图寻机与洪承畴部决战。

——————————————————————————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沿江而下的蒸汽船队,航速是很快的。

九月十六日这天,镇蛮号战列舰停靠在了上海港的码头。

心情极度复杂的卢象升卢老爷,出舱后,第一时间却见到了自己老家宜兴的一位长辈,另有自己在杭州和上海的两位同年好友。

甫一见到知交好友,满肚子荒谬和委屈的卢老爷,顿时有了倾诉之地。

而几位好友却是乐呵呵请了卢老爷下船,一路轿马带他去上海港最好的馆子里搓了一顿。

席间,卢老爷得知了以下信息:

第一,曹大帅本人日前已经到了上海坐镇。所谓称帝是底下人乱喊的,其实曹大帅本人还没有扯旗造反。

第二,曹大帅敬重卢老爷英雄气概,使人赚了卢老爷来江南,是一片好心,就是不忍见他死在京城的天牢里。

第三:天下大局已经极度险恶,京城的皇上怕是朝不保夕。

文人之间的私下交流,很快就安抚了卢老爷的诸般情绪。

最终,看在几位专门来做说客的知交好友面子上,卢老爷表明了态度:自家还是明臣,不能为曹大帅效力。

说客连道无妨:眼下时局混乱,卢老爷可在上海暂住,观望一段时日再做打算,一应开销曹大帅都报了。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响起了报童的卖报声:“号外号外,李自成连环甲马大破洪承畴,三边总督命丧潼关!”

卢象升脸色煞白,猛地起身,连椅子都带倒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竹马他有自闭症 清穿皇妃要娇养 吞噬星空 特种兵在都市 官神 无衣之死 江湖有鱼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末日苟到尸帝 重生之快进来 地下城生长日志 残阳帝国 都市之破案之王 洪荒之太乙道人 龙阙 超级生物科技帝国 花都太子 桃花沟 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这个魏延不一样 重生之铁血战将 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 穿越:重塑大唐 绝代神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八云新叶的野望 
最近更新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宋终:一拳镇关西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一统大宋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史记白话文版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镇国世子爷 
旅明 素罗汉 - 旅明txt下载 - 旅明最新章节 - 旅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