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冀州其他地方已经被公孙续占领,而且秩序正在迅速恢复,所以拿下邺城之后,很快的步入了正轨。
刺史府的官员虽然不多,但是有荀攸、郭嘉、戏忠、董昭等人的协助,刺史辛毗的工作效率也是非常高的。
袁谭、袁尚、刘夫人等袁绍的家人,就已经与郭图一起离开。
当然,公孙续放回长安的,也只是袁氏家人,及袁尚的两个亲信张南焦触,其他的官员、将领、谋士等俘虏,是不可能放回去的。
难道让他们将来还与自己为敌吗?
陈琳、吕威璜及原州牧府的一些官员,直接归降了公孙续。
有辛毗的劝说,加上公孙续释放了袁谭,辛评归降。
有荀攸、戏忠、郭嘉的劝说,加上曹操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东山再起的希望,颍川的荀谌和洛阳的钟繇也都给荀彧、陈群写了信,他们二人也归降了。
荀彧的归降,公孙续感觉是意外的惊喜,谁都清楚,荀彧是对汉室仍旧抱有忠心之士。
看来这里远离长安朝廷,对荀彧的忠心也很有影响。
满宠、毛玠、李典、乐进等人,对袁氏肯定没有任何忠心,而曹操早已退出了争霸的舞台,他们还能忠心于谁呢?
没费多大事便归降了。
劝降沮授,费了一些事,他的心似乎已经死了,而就在公孙续准备放弃,打算成全他的忠义时,韩馥来到了邺城。
经过一夜的劝说之后,沮授归降了。
这一下公孙续帐下人才倍增。
对于毛玠和陈琳,公孙续直接任命为刺史府官员,因为他们两个并非是俘虏,而是直接归降公孙续的。
满宠、荀彧、沮授、辛评、陈群等,暂时在刺史府协助辛毗,以后根据能力和功劳再任官职。
冀州现在非常缺官员,具体如何任命,由刺史府决定。
当然,以后像陈群、沮授、荀彧等人,肯定要入将军府。
李典、乐进、吕威璜等,暂时封为骑都尉。
曹魏的五子良将,现在已经得了四个,盘点整个冀州之战的收获,公孙续非常满意。
地盘增大了,整个北方都是自己治下,人才更多了。
尽管现在刘表收拢了许多荆州人才,孙坚得到了不少江东人才,刘璋也有许多益州人才支持,但公孙续是一点也不羡慕了。
他们哪有自己麾下的人才多呀!
“主公,曹操病逝!”
公孙续正在刺史府书房中,郭嘉进来禀报。
“曹操病逝了?”公孙续有些意外。
曹操现在才四十多岁,历史上他可是活了六十多岁的。
当然,以前在一些书籍上看到过曹操官渡之战前有头疼病,有时疼起来非常厉害,但被陈琳的一篇文章给骂好了。
除此之外,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
“主公,曹操临死之前留下遗言,将灵柩送回谯县安葬,并让其子守孝三年!”
“曹操是想让本将军放心,同时,给他的子嗣留条生路!”公孙续想了想说道。
“主公英明!”郭嘉也点了点头,“如今天下形势已经明了,北方乃主公之地,南方各个诸侯实力相当,袁绍把持朝纲,占领三辅,其势力最多到凉州,就算曹操的儿子才能再高,也不可能对主公有威胁了!”
“百善孝为先,令曹操长子曹昂,携其众弟,扶灵柩回谯县安葬!”
“诺!”
“令典韦、许褚准备一下,本将军前去祭拜一番!”
“诺!”
右将军府挂满了孝,荀彧、陈群、毛玠、满宠等曹操旧臣,辛评、沮授等原冀州官员,辛毗、戏忠等人,都先后来到府中祭拜。
得知公孙续前来,曹昂等人身着重孝,来到府门口迎接。
“草民参见将军!”
“不必多礼!”
“谢将军!”
“孟德平黄巾,讨董卓,一生功绩无数,今日病故,天妒英才,乃我大汉折柱,前面带路,本将军祭拜一番!”
“诺!”
到了灵堂之前,公孙续为曹操上了香,陈琳早已写好了祭文,当众念了一遍。
接着,荀彧、陈群等凡来到此处的官员,逐一上香。
每个人都在曹操的灵前说了几句,或是赞颂,或是缅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这个时空中,公孙续对曹操除了徐州屠城非常反感之外,其他还是有几分敬意的。
后世对曹操的评价很高,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许多优秀的诗文,都是官渡之战以后做的,看来由于自己的出现,这些诗文要埋没了。
公孙续决定自己要做点什么,至少把自己熟记的那些诗文,不能让埋没啊!
众人都在说,公孙续当然也要说了。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公孙续将这首《蒿里行》念完,整个灵堂前鸦雀无声。
陈琳急忙拿出纸笔,将这首诗完整的记写下来。
“多谢将军……”曹昂泪流满面,再次向公孙续行礼。
这个时空中由于曹操没有追杀董卓,最终导致全军覆没,因而并没有写出这首诗。
但后面的四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此时已经非常流行了。
他不是出自曹操之手,是公孙续的名言。
不过却与曹操有很大的关系,是徐州屠城之后,公孙续在东海剡县城头,怒斥曹操时说的。
现在公孙续把这首《蒿里行》拿出来,让曹昂等人既感到欣慰,又感到羞愧。
兴兵讨董曹操有功绩,但徐州屠城,成为他抹不掉的耻辱。
荀彧、沮授二人,听了公孙续这首诗之后,震撼是最大的。
尤其是荀彧。
他震惊的不是公孙续的文采,而是公孙续的远大抱负。
原来,他对公孙续有很大的误解,兴兵讨董时,公孙续绝对是大汉的忠臣,就和他一样。
可是军和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虎牢关前,所有诸侯都不前行,天天饮宴,公孙续没有办法才出奇兵,飞渡轘辕关,兵临洛阳。
可结果呢?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然后是淮南袁术称帝,北方袁绍刻玺,也包括他以前的主公曹操,为了自己的利益,徐州屠城。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一切让公孙续心灰意冷,要救大汉,要救天下,只能先扫平天下!
这一刻,荀彧真正理解了公孙续,也决定,为主公公孙续出谋划策,助公孙续早日平定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