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
我们并不拒绝任何人,只要符合我们的要求。
军方给予我们这么大的帮助,提一点要求是很正常的事情。
记得给参加拍摄的大兵们的工资多一些。”
听到莫瑞的询问,徐谨言当即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说起来,这些如今的大兵很多还是良家子,不像后来米军信念崩塌,良家子不愿参军,为了保证数量,不得不什么人都要,到最后什么牛鬼蛇神都跑到米军里去了。
能给他们提供一份临时性的工作,总比去找临时演员要强得多。
毕竟光是载具和道具就不知道省下了多少钱,这部分薪资又能多到哪里去呢。
“好的老板,我也是这么想的,正好还能省去不少麻烦。”
对于徐谨言肯定的答复,莫瑞听起来也挺高兴的。
“对了,下次跟鲍勃沟通的时候。
跟他提一句,我在创作一个二战的电影剧本。
需要大量的登陆舰镜头,如果可以的话,顺便也提供一些。”
末了,徐谨言想起派拉蒙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要求他创作的剧本。
又提了一句。
没错,他已经想好了哪两部,一个就是斯皮尔伯格后来的代表作之一,拯救大兵瑞恩。
另一个就是回到未来。
拯救大兵瑞恩就不多提了,想必应该没有人没看过吧?
而回到未来,则是刚才莫瑞提到的罗伯特泽米吉斯带给他的想法。
这部上映于85年的回到未来,是一部早期经典的科幻电影。
故事的主角马蒂是一个对摇滚乐充满热爱的年轻人,他与疯狂的科学家布朗博士是好友。
布朗博士正在试图发明一台时光旅行车,利用钚引发的核反应作为动力。
然而,在一次实验中,博士被恐怖分子杀害,马蒂则在慌乱中驾驶时光车逃离,意外穿越到了 1955 年。
在 1955 年,马蒂遇到了自己年轻的父母乔治和洛莲。
但此时的乔治性格懦弱,而洛莲却对马蒂产生了好感,这使马蒂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他不能让乔治和洛莲按照正常的轨迹相恋结婚,那么他自己在未来就可能不复存在。
于是,马蒂在布朗博士的帮助下,努力撮合父母,并想办法让乔治展现出勇敢的一面,赢得洛莲的芳心。
同时,马蒂还利用自己对未来的了解,帮助乔治改变了在学校被欺负的处境,让他逐渐变得自信。
在这个过程中,马蒂也经历了许多有趣的冒险和意外。
最后,马蒂成功让父母走到了一起,也找到了回到未来的方法。
当他回到 1985 年时,发现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父亲乔治变得自信且成功,家庭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看起来是不是觉得非常的老套?
可就是这么一个在后世人眼里老套的剧情故事,却在85年在北美拿下了2.1个亿美刀的票房。
同时全球票房也达到了3.8个亿。
可成本却意外的低,官方报出的成本预算还不到2000万美刀,去掉宣发费用后的实际开支,只会更少。
顺便说一句,这部电影的制片人依旧是斯皮尔伯格。
没办法,谁让这家伙不肯加入徐谨言旗下的梦工厂呢?
那只能逮住他使劲的薅了。
放下电话后,徐谨言便开始写起了拯救大兵瑞恩和回到未来的剧本,行尸走肉只能先放一放了。
毕竟之前他可是跟派拉蒙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承诺过的,一个星期要给剧本,可眼瞅着时间都要超了,他却一个字都没写,也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了不是?
就在徐谨言的日常开始重新回到轨道上时。
“徐科长,是我啊。”
领事馆的赵秘书突然打来了电话。
“赵哥,咋突然这么客气了。
打电话找我什么事儿啊?”
徐谨言拿起电话,甩了甩有些酸痛的手,笑着打了招呼。
“上次你不是问我想继续读研的事儿嘛。
有结果了。”
电话里,赵秘书提到了年前聊过的话题。
“哦?怎么说了?”
徐谨言这才想起来已经过去了快要一个月之前的事情。
“已经批了,同意你继续读研。
而且费用也会给你报销,怎么,是不是有些意外?”
此时赵秘书的声音听起来还挺高兴的。
“确实有些意外。
更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徐谨言闻言,还愣了一下。
其实他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
没想到的是,回复不但如此之快,还同意了他的请求。
要知道,人文社科类的研究生,都是两年制。
工程、商科一般都是一到一年半,工程机械需要一年,非专业学术性的是一年半,音乐的一般是一年到两年都有。
也就是说,他可以合法的在米国多待两年,而且学费全免。
要知道,他读的可是文科,在外汇如此贫瘠的年代,不少理科的名额都需要挤出来的时候,国家对他的支持力度有多大!
“确实挺快的,我之前报上去的时候,还想着通过的概率极小。
甚至得等好几个月才会有消息。
没想到一个月时间不到,就给了回复。
不得不说,还得是你,换成别人,怕是没这么好运了。”
电话里,赵秘书也觉得这件事运气成分比较大。
“赵哥。。。
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
此时,徐谨言心中满是感动。
国家对他如此支持,态度也非常的坚决,让他又想起了之前想过的一件事。
“什么事儿说呗。
咱俩还需要那么客气啊?”
赵秘书语气轻松,估计也就是需要帮个小忙的问题。
“你也知道,我在米国赚了不少钱。
而我能来米国,也多亏了国家,没有国家,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是这么想的,成立一个助学基金会。
为来米国留学的公派留学生,发放一些生活补助。
我跟老曹、老赵和音乐学院的孙婧雯关系不错,时不时的还聚上一聚。
他们的生活条件太苦了,饭饭吃不好,衣服衣服舍不得买。
老曹和老赵来了一年多了,还是穿的从国内带的衣服,而且因为吃不好饭,再加上学习用功,人都瘦了两圈。
你说我总不能只顾着自己赚钱,看着其他人受苦不是?”
徐谨言顿了一下后,组织了一番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可是个大事儿啊。
而且也是个好事儿,说实在的,你写书赚钱,我们都知道。
但那也是你凭自己本事赚的,毕竟你在国内也是着名的作家,稿费不少我们都知道。
可米国留学的公派留学生,可不止他们三个。
加上你,在伯克利就有四个,可其他州、其他学校,这两年加起来都有小二百人了。
你支援的多了,说不过去,少了吧,还不如不折腾呢,是吧?”
赵秘书闻言,也沉默了半晌。
尤其是关于补助的数额,俩人现在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一百多个人不是什么问题。
别说一百多个人了,再来三五百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就是赵哥刚才您说的,多少合适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您觉得。。。一个月一千刀行不行?
少的话,还可以再加。”
其实赵秘书的鼓励,徐谨言早就想过了。
多也不行,少了也不合适,毕竟徐谨言的目的很纯粹,就是帮忙改善一下公派留学生的生活品质。
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学习。
别的不说,还记得78年底,徐谨言跟曹小平、赵南硕第一次见面吗?
他俩在飞机上吐槽,住在公寓里,觉都睡不好,天天顶个黑眼圈。
而且,除了睡不好觉外,他们天天吃的也不怎么滴。
在这种环境和情况下,你说他们的学习效率能高到哪里去?
尤其是理科这种特别费脑子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