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第二艺术

首页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百炼飞升录 霸天武魂 抗日之浩然正气 大清隐龙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重生之校园特种兵 明末钢铁大亨 高危职业 谍云重重 传说之途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第二艺术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全文阅读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txt下载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章 文景之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汉文帝入主未央宫继位,自知皇位得来凶险,国朝也不安稳。

对于拥立他的大臣们封官赐爵,重用高位。

也让被吕雉贬斥的刘氏王公们恢复了爵位和封地。

并任命自己的心腹掌控军队,同时建立自己的禁卫亲军。

皇权渐渐得以稳固。

但是因为经历了吕雉乱国,刘吕两大氏族大战,诸侯王势力进一步恶性发展,严重威胁了皇权统治。

而汉文帝的继位也引发了其他刘姓王对皇位继承的强烈不满,认为刘恒没有参与讨伐吕氏,未立寸功,没有资格继承帝位。

最终演变成了济北王刘兴居的叛乱。

开启了汉朝帝王与同姓诸侯王之间自相残杀的先河。

不过汉文帝并非庸人,各项政令使得他快速掌控了皇权,并获得多数诸侯的站队。

很快便派兵镇压,刘兴居兵败自杀。

三年后,淮南王刘长又意图反抗汉廷,但尚未起兵便被发觉,汉文帝宣他入长安,罢免了他的王位,刘长接受不能,绝食而亡。

虽然两次同姓王叛乱都被很快镇压,但实力越发强大的诸侯王们,已经对大汉构成了实质性的分裂,皇权与诸侯们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

由此可见同姓王和异姓王在实际上并无太多区别,时间一长,世袭罔替的同姓王们一样会无视血缘关系,对王朝构成威胁。

不过汉文帝也励精图治,努力发展民生提升国力,以免弱于诸侯王们。

在政策上还是采取与民休息,亲自带领群臣躬身简行,勤俭持国,将天下田租税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社会经济和民生得到长足发展,文教兴盛。

全国人口由汉初的一千多万,增长到了约莫两千五百万。

为后来合称为文景之治,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的大好局面,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在位二十三年。

汉文帝之后由嫡长子刘启继位,史称汉景帝。

刘启继位之后,诸侯王们的势力已经尤为强大。

其中以吴王刘濞最为强大。

因为奕棋事件,刘濞对刘启一直怀恨在心。

早年刘启为大汉太子时,与刘濞的儿子对弈下棋,因吴王儿子言语过激,刘启直接用棋盘砸死了吴王儿子,汉文帝对此却并没有过多处罚刘启。

自此吴王和大汉皇室之间埋下了无解的矛盾。

刘濞为了复仇,隐忍准备了数十年,私铸铜钱,煮海贩盐,招揽大汉通缉的罪犯积蓄力量。

刘启也发觉了这一点。

便采用自己的老师晁错的建议,施行削藩政策,减少诸侯王们的封地。

率先削夺了吴王两郡封地,这让刘濞再也无法隐忍,暗中说服并联合七个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对大汉皇权大举进攻,史称七国之乱。

似要改朝换代的危机向刘启席卷而来。

刘启任命周亚夫为主将,紧急调集各路兵马镇压叛军。

期间有臣子进言杀掉主张削藩的晁错,并与七国议和承诺不再削藩,方可止住危机。

皇权统治已经到了危亡之际。

刘启照做了,将自己的老师晁错腰斩。

然而清君侧终究只是一个名头,晁错的死并未止住七国叛乱,七国仍然意图推翻刘启,另立皇帝。

晁错之死,成为刘启一生无法抹除的污点。

但是周亚夫领兵作战的能力出人意料的强悍。

先是派兵切断七国联军的粮草供给,并选择避战与七国联军僵持。

历时三个月,最终七国联军因粮草不济,被周亚夫击败,七国之乱终得平定。

刘启趁机颁布诏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

使得诸侯国的官吏任命权回到了皇帝手中,但是诸侯国仍然存在。

经历这一场动乱,使得大汉国力下降。

但刘启延续了父亲的励精图治,继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农抑商,维持三十税一。

让大汉人口从汉文帝时期的两千五百万,增长到了三千万。

无论是农业生产,扩大兵力,还是发展各行各业,人口数量始终都是一切的基础。

因为政策治理的选择,使得大汉人口快速增长和国力提升,也让后世对这段历史赞誉为文景之治。

为后来汉武帝驱除匈奴、开疆拓土,成就大汉强盛之名奠定了关键基础。

不过汉景帝一生的功绩,使得他虽拥有贤君之名,但仍有两个无法抹除的污点。

一是错杀自己的老师晁错,寒了忠臣们的心。

二是杀了救国功臣周亚夫。

最初周亚夫因平定七国救大汉于危亡的功绩,得到刘启的极大信任,后来也因此得以官拜丞相。

但是在后来的立储问题上,周亚夫与刘启的意愿相背。

刘启当初见太子生母栗姬厌恶自己后宫的那些嫔妃。

刘启便借生病时试探栗姬,想要栗姬答应在他死后要善待后宫的嫔妃和其他皇子。

结果栗姬实在愚笨,不仅没有答应,且表露出对那些嫔妃更大的恶意。

这让刘启大为厌恶栗姬,担心太子继位后,栗姬作为太子生母会重走吕雉的故事。

便决心废除太子,另立才德兼备的刘彻为太子。

但是刘启的这一意愿,被不明真相缘由的周亚夫强烈反对,认为轻废太子会引起权力斗争,使大汉政权不稳,威胁国祚。

而周亚夫的这一反对,使得刘启重新审视起了这位曾经备受他信任的国之重臣。

认为周亚夫功高震主,集军权与相权于一身,反对废太子或许是担心自己失权。

并且刘启本身也有意借此打破,掌握了庞大军权的军功集团。

于是刘启罢免周亚夫丞相之职。

并借周亚夫私自购买五百套盔甲作为父亲葬器为由,指控周亚夫因被罢相怀有谋逆之心,将周亚夫抓入狱中逼迫其承认罪行。

周亚夫不从,绝食五日呕血而亡。

自此,这位替大汉训练出细柳营强军,率兵抵御匈奴入侵,平定七国之乱的大汉名将,冤死在了他连真相都不曾知晓的政治斗争中。】

此时已经将周亚夫打入诏狱的汉景帝刘启,深深叹了口气。

自己的过错终究被上苍和后世记载了下来。

但是对周亚夫他又的确有杀他的需要。

军功集团的势力太过强大,周亚夫在军中和朝堂上的威望太高,隐隐有皇权旁落的迹象。

一旦周亚夫真的生出了不臣之心,那大汉就危险了。

历史总是有那么多的巧合。

周亚夫和韩信的命运又何其的相像。

同样是以超高的领兵才能救大汉于危亡,可大汉安稳之后,又同样落得个敌国破,谋臣亡的下场。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未来还会有下一个韩信和周亚夫挺身而出,救大汉于危亡吗?

刘启闭上眼,喃喃自语道:

“莫说上苍将之归为朕的污点,就连朕自己又何尝不想用更温和的办法解决这一切,让救过大汉的功臣得以善终。”

最终,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汉景帝还是决定不再重蹈覆辙。

立即启程去往了关押周亚夫的诏狱……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清穿皇妃要娇养 官场之财色诱人 逍遥人生 特种兵在都市 官神 无衣之死 江湖有鱼 地下城生长日志 残阳帝国 洪荒之太乙道人 龙阙 超级生物科技帝国 花都太子 一个门客的自我修养 炮灰"攻"养成系统 桃花沟 极品太子爷 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我的极品空姐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秦时小说家 秦虎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特战雇佣兵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重生之铁血战将 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 穿越:重塑大唐 绝代神主 玛雅之小兵传奇 迷魂引,嗜血妖妃 水浒之柴进为王 血碎 八云新叶的野望 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 
最近更新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史记白话文版 大明抄家王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第二艺术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txt下载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最新章节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