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拿到了藏宝图后,便起身告辞,在临别前,魏忠贤满足了他的一个愿望,亲自带着他游览了整个地宫。
整个地宫的建设用了这么多年,耗费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不是没有道理的。它太大了,如果在地面,也堪比一个王府的规模。
同时,墓内还分为活人生活区和死人墓葬区,这是人们很少见到的墓葬格式,从古至今从没有过的先例。
在国人的认知里,墓葬就是死人的专属,把一个活人关进墓葬,是一种很残忍的行为。
自然,如果是墓主人心甘情愿地往里钻,则另当别论。
在闲聊中,魏忠贤述说了他修建这个大墓不同寻常的过程。
在最初的墓葬设计图纸里,魏忠贤也只是规划了墓葬区。除了主墓室外,另外还设计了两个简单的耳室,用来放陪葬品。
绝没想到后来把个墓搞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变态,并且生死两用,成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怪物,他自己想起来都忍不住发笑。
图纸一再变更,是有原因的。
主要的原因还是魏忠贤成了犯人,提前下野。由于所犯罪行极大,虽然没被斩首,但想获得自由己不可能,将会被终身囚禁。
即使死了,也要上报朝廷,经验明正身后,才会被安葬。犯罪之身,安葬规格肯定不会太高。即使不草席卷身,也只能使用一介平民墓。
还好魏忠贤早做好了规划,在押解途中,巧施金蝉脱壳之计,逃了出来。
虽然逃了出来,但魏忠贤这个名字己不能使用,己被销户。国人都知道他死了,包括朝廷,包括他的仇人,政敌。
如果他想继续活着,就必须像狗一样,毫无尊严地蜷缩在某个角落,打发剩余的岁月。
这对于一向张扬的魏忠贤来说,实在难以接受。但不接受,就得死,生与死之间做选择,他当然选择活着。
好在他还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便是三河寨。
在历史上,三河寨一直都是紧靠边关,战事频繁。这里,虽然是汉民族的土地,却是不能设置官衙的。
官衙会成为敌方的重点打击目标,因为有了衙门,就等于官宣了这片土地的属性,敌方不接受。
这片土地一直被交战双方视做军事缓冲区使用的。
朱棣大帝时,国力强盛,曾在附近驻军。后来国力羸弱,驻军点一再后移。三河寨由于地理位置突出,便成为了抗敌的最前线。
三河寨完全是边民自保下的产物,没有任何官方背景,全靠背后拒马河民众的支持,成了真正的三不管地带。
三河寨历代的寨主,便成了这片土地上的土皇帝。在这片土地上彻底实行了自治,成为了独立于国土之外的独立小公国。
正是看中了这一点,魏忠贤才决定在这儿建立自己的陵墓。
原因是墓设计规格大得离谱,怕引起猜忌,只能在这无政府状态下的地方修建。
建成了,等自己年老退休后,移居这儿,百年后,归葬地宫。
谁知计划没有变化快,他下台了,并且失去了安身之所。
好在他利用魏良,己彻底掌控了这片土地,并且他已经搜刮了足够多的财富,用以维持陵墓的建设。
但他到这儿后,经过实地考察,加上自身的遭遇,他觉得很有必要把陵墓的没计图纸做些外充。
原来图纸的设计理念,是用来安葬死者的,只需要把墓室和藏宝室修好就可以了。
但现在的魏忠贤,已成了丧家之犬,在阳光下,根本就没有他的存身之地。
实在是他的名声太臭了,如果知道他还活着,不但朝廷要收拾他,他的政敌也不会放过他。
别看朝廷腐败,对付义军屡战屡败,但要杀一个逆臣,有的是手段,有的是选择。
东厂,锦衣卫,这些大名鼎鼎的老牌情报机构,随便一处都能轻松把他拿捏,就象捏死一个蚂蚁那么简单。
所以要想不被这个世界上除名,就不能让世上的人知道自己还活着,一旦消息透露出去,使会引起天大的灾难。
甚至在三河寨,这消息也要严密封锁。想杀他的人不仅是朝廷和政敌,甚至一般民众,江湖人士,甚至长城外的老对手,也不会放过他。
惹了众怒是一方面,他的天量财富同样叫人眼红。
魏忠贤贪财是出了名的,这在民间早已不是秘密。
他的不义所得,并没有被收缴,也是人所共知的事。人们都知道他的钱转移了,但究竟转移到了哪儿,谁也不知道。
如果人们知道他在三河寨,并且知道他在这儿为自己修建了一座地宫,各方势力会马上蜂拥而至。谁都知道,修建地宫需要大量的金钱,而魏忠贤在哪,肯定会把钱带到那儿。
从此之后,三河寨将会永无宁日。这么一大笔财宝,又有谁不眼红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古皆如此。
深知其中厉害的魏忠贤,为了保密,来这儿的第一天起,便忍住了各方面的诱惑,走向了山洞。
这样生活虽然很苦,很单调,但为了活着,实在没别的办法。
他在保密方面做的很好,这么大的工程,参与施工的人员那么多,硬是没走漏半点风声。
这一方面归功于他在东厂主持过事务,有丰富的侦察和反侦察经验。另一方面,也与他的低调有很大的关系。
在陵墓建设的差不多时,不知魏忠贤有了什么想法,再一次提出变更图纸。
由单纯的墓葬区,再增加一个活人生活区。二者既是统一的,又有明显的区别。唯一的相同点,便是同样的豪华。
之所以在墓葬区给活人留那么一席之地,主要是从现实考虑的。
魏忠贤知道,由于自己特殊的身份,只要想活着,就必须永远住在洞里了。
在陵墓建设好之前,他转换了许多地方。
但从长远看,他必须要为自己找一个长久住的窝,这个地方自然就是陵墓了。
陵墓建好后,所有的人都必须撤出去,包括魏良。
陵墓建好后,魏良要离开这儿,去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那就由他去吧。为了修建陵墓,这孩子牺牲太多,不能再难为他了。
他在撤离前,会亲手封闭地宫,这样他的任务才算彻底完成。
按民间传统,封闭地宫,必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它的主人必须亡故了,被送到他应待的地方后,这一切才算彻底结束了。
可这个时候,魏忠贤还没有死,怎么办?总不能为了完成任务,强行把他杀死,塞入棺椁吧?
瞧瞧魏忠贤的精神头,再活个几十年应该没问题。
那他活在世上的这段不确定岁月怎么办?为这事,二人商量了多次,最终才搞定了墓葬区和生活区共存的一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