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平阳府

雨润梁

首页 >> 阳光下的平阳府 >> 阳光下的平阳府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谍网 抗日之浩然正气 神话版三国 修罗武神 调教太平洋 大叔凶猛 高危职业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皇朝夜行 女帝的极品太监 
阳光下的平阳府 雨润梁 - 阳光下的平阳府全文阅读 - 阳光下的平阳府txt下载 - 阳光下的平阳府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五十六章 奚富贵留意买酒客 王正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王正阳赶到老高处,来报信的是奚富贵。

那日,王正阳与老高1起去平阳城内的酒铺转,在鼓楼东1家酒铺,摆的全是陕西来的货,光西凤酒就有好几种。

想起自风陵渡回来时,张德柱马背上给挂了两坛西凤酒带上,王正阳自然给高老爷喝了。高老爷见多识广,是吃喝过好东西的人,连夸好酒。

便问店家上等的多少银1坛。此店掌柜正是奚富贵,1看来的两人都是官老爷,想拢个持久的主顾。这些人最先吃喝的东西,多会在酒楼慢慢火起来,便道:

“2位爷是讲究人,这酒配得上。若自饮的话小店保本给,最好的陈年西凤3两1坛,这个等级,小的只1年前喝过1回,至今记得味道。”

说着,掀了下1个酒坛上的封盖,顿时店里弥漫着浓浓的酱香。

王正阳对老高道:“我自风陵渡过时,长辈送过两坛,岳父尝后大加称赞。今日碰上,晚辈送高叔1坛。”

老高:“自你回平阳,还未给你接过风。若送我酒,便要赏光随我去酒楼,否则酒我是不能收的。”

奚富贵听着耳熟,便问:“此酒出自凤翔府,能喝到此酒的多为走西安的商旅。在我们这店铺之前,也就在风陵渡能有。请问官爷,风陵渡送酒的是何人?”

王正阳:“户房常驻风陵渡的至交长辈。”

奚富贵:“那官爷当识得我德柱兄了。”

王正阳:“自然是。”

奚富贵:“官爷可知我耀祖兄长?”

王正阳笑了,“听掌柜之意倒是很熟悉了?”

奚富贵:“这酒铺就是我耀祖兄长操办起来的,他常驻西安,你看这店里,都是那边来的货。”

王正阳心里1热,没想到在此又遇到耀祖姑父的熟人。躬身施礼:“晚辈王正阳,敢问长辈尊姓大名。”

莫耀祖专门回来寻过王正阳,奚富贵自然是牢记在心。1听上前抓住手道:

“爷啊,天上掉下来的。你姑父回来寻了你2十多天没结果,没睡过几个完整觉哩。”

张德柱、高老爷都对王正阳说过这事,此时再听,心里还是酸酸的、暖暖的。

奚富贵接着道:“我是奚富贵,1直随耀祖兄做生意,这酒铺与你自己的无2,此后喝酒便来取,无需银子。”

王正阳在风陵渡停留时,听张德柱念叨过赵贵、奚富贵两人,又是姑父1伙的,便直说:

“富贵叔,既是1家人,我直言相告,我与高指挥正在查1个朝廷要犯,也是咱们的仇家,眼下他藏匿了。若有人来买成批的好酒千万留心,设法套1套他的来处,说不定能寻到这厮。”

奚富贵好说歹说要留2人喝酒,哪里留得住。最后王正阳道:

“富贵叔,自此1家人,若有急事可到守备府找我,寻我不到,也可到刑捕司找高爷去。”说完让手下进来拎了1坛酒。

别了奚富贵,跟老高去了鸿来酒楼。

老高看着心道:这个娃爹娘没得早,没想到命却这般好,时时有人疼,处处有人帮。心里感慨着,嘴里与王正阳说着宫善业的案子。

这回,奚富贵是来报知,霍州有1个酒铺掌柜,亲自来平阳城进西凤酒,1下要2十几坛上等的。

若说2十几坛也不算多,但1般都是便宜的要得多,中等次之,上等要得最少。原因很简单,上等酒3两1坛,1般人喝不起,而这个掌柜却是好酒占多半。

奚富贵白送掌柜1瓶好酒,1番话说下来,原是1个大户派人与他订的。

“我问掌柜,那大户住在何处,掌柜也不知。那大户只说无需送,待些时日自己赶车到酒铺里取。”

老高:“你可知那酒铺的底细?”

奚富贵呲牙乐道:“我刚从棉布店到这边时日不长,路数不是太熟,只知他是霍州衙门西街的余记酒铺掌柜。”

奚富贵走后,老高道:“守备大人,这余记掌柜刚走不久,若派人去他酒铺外守着,就能看清这大户究竟是何人。”

王正阳:“高叔所言极是。我们的人骑马,不会落在后头,况那买酒人未必紧着去取。”

老高带着探询的笑意,“我派两个弟兄去?”

王正阳:“高叔的人去吧。我的人抡刀使枪行,哪做得了这种耍机灵的勾当。这厮是朝廷要犯,若拿住了,高叔也立了大功。”

老高道:“只要能帮守备大人把这厮拿了,我刑捕司绝不含糊。”

转眼2月,汾河两岸的冰雪已融尽,汾河水如镜般映着片片天蓝。

桃、杏、李也努了串串花苞,就等着1夜春风吹,便满树绽放。

车知府自太原都指挥衙门请来了兵马佥事1干官员,浩浩荡荡赴平阳府城南卫检阅民兵操练。

只见3千民兵列队整齐,在令台大旗指挥下,整齐划1地挥刀舞枪。左蹚步开门劈刀,右蹚步关门点刺,又做着左劈、上劈、右劈的变化,进退有矩,刀劈枪刺伴随着杀声如雷。

布政司来的官员里有上过阵的,连连称赞这个操法实用。

再看1百名弓箭手,2十人15轮番上前齐射,百步之外的1长排草靶,不1会儿就变成了刺猬。

本来,1干人就是来叫好的,此时齐口赞扬,后方民兵能操练如斯,前方边关无忧矣。

车知府大喜。布政司官员走后,招集议事,对王正阳及守备府上下大加褒奖,并命守备府全体将士轮流放假3日以示奖励。

王正阳可以松口气了,布排好守城、守营的值更,匆匆赶回家。跟高老爷夫妇和春花说,趁此假期将荷儿接回,此后便全家1起过日子了。

高老爷、大太太听了,便开始着手准备拜堂的事宜,不能让春花的房总空着。

第2日1早,王正阳带着两个随从跃马扬鞭,过了汾河渡口,往姑射山奔去。

距山脚还有十几里,却见汩汩泉水泛着蒸腾的水汽,或成涧、或成渠流入田地间。大片的土地、田埂上泛着点点片片的绿,泉水流淌进田地,泛着白光,1望无垠地南北铺展出去。

王正阳想起背着荷儿到处走,看杏花的情景,也不知这1年来,荷儿在庵里怎么样。想来病已被老尼姑治好了。

去年春天,王正阳走后,荷儿便在师父的指点下,每日跟着诵经拜佛。

功课作罢,师父在1口大锅里放进1堆草药,让荷儿自己煮沸,待温热时人脱光了泡进去,锅底架着木板,人坐在上面。

药汤快凉时,外面的小尼姑便往锅下添1根柴小火烧着,这样慢慢烧热到人快受不了便出来。别的尼姑便进去接着煮,两个月后,不仅不再浑身酸痛、怕风,皮肤也变得紧致细腻。

荷儿日日天不亮便起来,跟着尼姑们磕磕绊绊地诵完经,内心会1片祥和、安宁,她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及笄前,每1日,都如早晨树上的小鸟儿。

渐渐不再因赵俭的离去哀伤,不再夜里想念王正阳的拥抱,整日神清气爽,走路带着清风。

只是月事没来,她以为是每日药浴的原因,也没在意。在锅里煮了近百日,师父说差不多了,勿煮过了,自此体内阴寒去了根儿,再受风寒反而不易。

荷儿的肚子有1点儿鼓了,想起3个月不来月事,忙让师父给看。师父看了看前面、又看了看腰,把了把脉,叹了口气道:

“本想引你进了山门,却是尘缘未尽。你重新蓄发吧,暂且仍与众尼1同起居诵经,只是不要做用猛力的事情了。”

荷儿虽生第1个娃时才十几岁,毕竟有过经验,自己怀上正阳的娃了,却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事。

与赵俭十几年都没动静,与王正阳才3日便有了。

她有些遗憾,以后不能再与众师兄诵经了,但更多的是喜悦。正阳来接她时,看见自己的娃会多高兴。

瓦窑头的老穆把王正阳离开时的嘱托当成了大事,半个月来龙庵1回。

他家本来就种菜,来时筐里背些菜,便说受人之托来看望荷儿,顺便给庵里送点儿供养。

荷儿听说是王正阳所托,也就当亲近的人,3言两语便知,原来是正阳打短工的那家人。让人家如此1趟趟地来,还带着菜,心里有些过意不去,道:

“大叔,我在这里师父、师兄待我都挺好,不必总往这里耽搁。”

老穆道:“我既答应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必是按时来,直到他回来为止。”

庵里都是尼姑,老穆觉得自己1个老汉总来有些不妥,每次便带了女儿1起来。

老穆听王正阳讲荷儿是他家眷,渐渐看出荷儿略比王正阳大些,有些纳闷,便打问:

“闺女,王正阳是你何人?”

荷儿自是定了心,道:“他是我夫,忙完差事便来接我回去。”

老穆想起王正阳说,1房妻室在幽静处治病,想来就是这个了。

1看这个尼姑打扮的女子确实长得俊,再看自己闺女也长得不赖,看起来像是姐儿俩1样,心道:我闺女也配得上他,父女如此待他媳妇,当不至于被嫌弃。

老穆的闺女海棠原本整日在家圈着,爹让她跟着1月两回,来庵里见荷儿,便如小鸟出笼1般,将自己收拾得利落,还施了点儿脂粉。

老穆:“我们是去庵里,又不是去赶集,涂脂抹粉做甚。”

老伴儿替闺女辩道:“你难道让闺女邋邋遢遢出门便好?”

老穆无话,闺女打扮得鲜亮他看着也爱怜,毕竟到了出嫁的年纪。走在街上,8竿子打不着的人都多看1眼,这又让他有了些许不安。

海棠与荷儿1见如故,1个家里圈得时日太长,1个庵里过得单调,1见面嘀嘀咕咕说个没完。

在庵里整日素面用不上脂粉,但荷儿仍把脂粉盒带在了身边。见海棠涂得脂粉、描的眉都是自己胡乱弄的,便拿出来帮她重新妆点。

老穆1般都是把菜1放,问几句有啥需要的,便去大殿、侧殿、后殿转着,挨个儿给佛菩萨磕头,留下闺女与荷儿说话。

待他转回来,见闺女被荷儿梳头、匀面跟换了个人1样。

想起老伴儿的话,心想:日后嫁了人,想必是比这还要妖娆,哪是自己能管的事,便忍着没作声。

老穆过去认为女人嫁人后,把做饭、缝衣、喂鸡鸭的活计做好,再生几个敦敦实实的娃,就是个1等的好女人。

但闺女1天天长大后,他却不愿闺女这样活1辈子。他想这世界上有比他更高明、更开通的人,就像来他家打短工的王正阳,比他看过更大的世面。

爷儿俩回转,荷儿送到山门外双手合十道别。

直到4、5个月后,荷儿的身子已显出笨拙,师父便让她呆在禅房内,无香客时再到院里遛达。

老穆、海棠自然也看在眼里,时值7、8月,山脚下虽凉快些,但遇无风时却也热得难耐。

老穆带些时令瓜果,用凉嗖嗖的泉水泡过、洗净拿给荷儿,海棠则寻着买些0食带给她。

而荷儿此时的胃口像无底洞,总也没有吃饱的时候,肚子也越发地大了。

这1日,老尼姑见老穆与闺女又来,躬身合掌道:“2位菩萨,请借几步过来,老衲有话相商。”

跟着进了老尼姑的禅房,却见是外屋1桌1椅1茶壶;里屋1床1被1纱帐,除此别无它物,只是1尘不染,散着淡淡的檀香味。

老尼姑道:“阿弥陀佛,只有1椅,长者请坐。”

老穆是个敬神的人,忙道:“师父面前哪敢为大,我爷儿俩站着听师父讲。”

老尼姑:“我知你是她丈夫所托之人。当初收留是想引她诵经拜佛,却不想尘缘越发地重了。她1天天临产,佛门虽慈悲为怀,却是见不得污秽。

况我这里粗茶淡饭,供不上她腹内胎儿,万1有个闪失,也对不住他家人的托付,老衲想请菩萨帮个忙,将她接到家中将养待产。”

老穆觉得老尼姑的话是对的,可自己平白无故让个外人去家里生娃,长这么大也没听说过这样的事,街坊邻里会不会笑话,咂着嘴说不出话。

海棠道:“爹,要不就接咱家去吧,我伺候姐便可。”

老尼姑又道:“非老衲绝情,佛门有佛门的规矩,若不去你那里,老衲也得为她花些银钱另寻别处,在庵里生育却是不行。”

老穆1听,荷儿若不去自家便去别人家,那还不如去自己家。便对女儿道:

“你先回家,与你娘将耳房收拾妥当,再来接你姐。今日有空今日来,今日无空明日来。”

海棠答应了1声走了。老穆吭哧了1会儿,道:

“师父,小老汉接了这事,也有1事想请师父相帮。”

老尼姑:“积德之人,当有好报。请讲。”

老穆:“小老汉只有1女,视若掌上明珠。师父方才也见过了,还算伶俐耐看。本想招个女婿进门,但自这荷儿丈夫到我家做了几日短工,我忽然想明白,他是我闺女的贵人,宁愿随他做了小。

临别时与他约定,养在闺房等他3年。这回将他正妻接到我家1并养了,等他回来。

小老汉只求师父,待他回来时,为我闺女做1回媒保。”

老尼姑笑了,“真是难为老衲了,出家人不做媒证,不过他来时,我将你的话转与他,也不算犯戒。

我看他是个义气之人,你父女如此待她家眷,只要你说出,便十有89。你女儿与这荷儿还真有些缘分。”

老穆听了心里欢喜,道:

“我也回家收拾1下,庄户人家,哪里比得上庵里清洁。”

老穆1走,老尼姑便去荷儿住的禅房里,未进门便高声道:

“阿弥陀佛,老尼法眼未明,未想到这么快,我们师徒缘便尽了。”

荷儿正躺床上歇着,听到师父来,忙下床双手合十。老尼姑道:

“自此不必依佛弟子礼了。我已与老穆说好,接你到他家去将养待产。他父女待你如家人,你不必再受佛门清规约束,我也放心了。”

荷儿早已听别的尼姑说,庵里是不能生娃的,心里也正忐忑着,听师父1说,虽有些舍不得,也只能认了。

第2日1早,老穆父女来接荷儿,老尼姑让人拿出两身海青、1只小香炉、1束檀香,另2十两银子。道:

“这两件海青,两个女儿1人1件,穿穿海青、焚焚香,心里清静,少生病。”

又对老穆道:“2十两银子你拿去,给荷儿将养身子用。”

老穆:“多两张嘴我还是养得起,师父留在庵里用。”

老尼姑:“这银其实是荷儿丈夫的,你该拿。”

荷儿哭着要跪,却哪里跪得下,被海棠搀着上了驴车,慢慢往瓦窑头下去。

海棠娘迎出来,本来是收拾好了耳房的,可1进院儿,海棠便把荷儿接到了自己的西屋里。

老穆院里瞅了瞅,想着让荷儿住耳房也确是不妥,何况还是贵客。

荷儿客气了1番,自己这个境况也只能依靠别人了,便由着海棠伺候,她教海棠用檀香熏了海青穿,给她涂粉儿、描眉。

两人穿着海青屋里院里出来进去,老穆和老伴儿1瞅还真是活脱脱的姐儿俩。

老穆和老伴儿都是大身坯的人,腰粗、胳膊粗,可这个女儿谁都不随,老伴儿道:

“我们家没这样骨相的,是随你们家那边。”

老穆想了想道:“大约是随我姥姥了,听说我姥姥家也曾是风光门户。管它呢,她要离了这大粪、菜地算是她的造化。”

天气1天天转凉,荷儿的肚子1天天变大,上下炕、上下台阶也离不开海棠的扶持,解大小手也得海棠给倒了。

荷儿有些感慨,“妹妹,我们定是有些渊源,你刚去庵里看我,就有师兄说咱俩长得像,来家里你娘也说像。你又当亲姐1样地待我,自此后我便多了个妹妹。”

海棠:“我也觉得姐亲,你就长在我家住吧,我帮你带娃。”

荷儿:“傻妹妹,看你爹娘种菜累的,我怎能在此白吃白喝地长住。”

海棠:“姐不是有姐夫给银子么?”

荷儿笑笑:“那倒是,按说他以后也不会缺银子花。”

2人夜里常说话到很晚。海棠还小,有些话听不懂,有些话不能讲,荷儿挑着、拣着将自己和王正阳过去的家事讲了1些,听得海棠神魂儿跟着飞,道:

“天爷啊,跟说书1样。”

寒冬腊月,汾河川的北风毫无阻挡地向南吹,瓦窑头的住户们被窑头的土疙瘩挡着,风声很大,却是吹不到院儿里。

因为荷儿来家住,老穆今年特意多买了些柴,海棠把炕烧得不冷不热。因为听有生育经验的街坊讲,炕太热肚子里的娃会上火,凉了大人腰会落毛病。

听着窗外的风声,2人挤着炕头儿挨着睡,海棠问:“姐,肚里的娃现在长啥样儿了?”

荷儿扑哧1笑道:“你过来摸摸。”

海棠手伸到荷儿被窝里,放到圆滚滚的肚子上,小声惊道:“唉呀,他踢我哩,想是不愿让我碰。”

荷儿:“他早就这样了,也不知你姐夫何时能回来。”

荷儿临产前,老尼姑来看过1回,嘱咐老穆夫妇早寻接生婆。

几日后,荷儿生了个男娃,老穆的老伴儿和接生婆在西屋忙了半夜,老穆躲在东屋,海棠往里递热水、倒脏水。

天亮时,海棠进去看了看,娘儿俩都睡着了,荷儿的娃又白又胖。

接生婆道:“娘身坯不大,儿子个儿倒是不小。”

海棠回到东屋对老穆道:“爹,娃儿又白又胖。”

老穆嘿嘿笑了两声,“院里的鸡除了下蛋的都宰了,可不又白又胖。”

接生婆接了两钱银子走了。

老穆打开堂柜,取出装银子的木匣,捏出1块儿,到村里寻着买鸡去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清穿皇妃要娇养 吞噬星空 都市花语 特种兵在都市 东京泡沫人生 斗罗世界的巫师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全地狱都知道魔王有情人 重生之快进来 陆少谋妻之婚不由你 七星彩 骑砍风云录 时爷救命!你家小祖宗又在装绿茶了 官路权途 一个门客的自我修养 君九龄 至死不渝 极品太子爷 重生胖妞青春记事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奋斗在沙俄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北朝帝业 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 穿越:重塑大唐 玛雅之小兵传奇 水浒之柴进为王 血碎 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 
最近更新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秦朝历险记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明朝皇帝往事 重生大明1635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梦回西晋娶女帝 
阳光下的平阳府 雨润梁 - 阳光下的平阳府txt下载 - 阳光下的平阳府最新章节 - 阳光下的平阳府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