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平阳府

雨润梁

首页 >> 阳光下的平阳府 >> 阳光下的平阳府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迷踪谍影 谍网 调教太平洋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倾汉 明末钢铁大亨 高危职业 
阳光下的平阳府 雨润梁 - 阳光下的平阳府全文阅读 - 阳光下的平阳府txt下载 - 阳光下的平阳府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五章 宣府腾总兵展豪情 夜深沉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二日一早,天还未亮,邓兆恒让夫人等在驿站歇息等待,他让驿官前面引路,带着两个护卫骑马奔向东南的山丘。

立于山丘之上,四面或远或近还是山,驿官指道:“前面从西至东的河叫桑乾河,大人自京师而来当在峡谷里与它边上走过,西面那边是保安城。”

邓兆恒:“瓦剌人从何处来?”

驿官:“小人在此常年值守,有时亦与本地老者说些闲话。当年瓦剌人两路而来,一路自洋河谷而下,自鸡鸣山东脚过来,一路自赤城堡的山上下来。”

邓兆恒:“这么说赤城堡是没挡住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驿官:“小人对此不知,自洋河而来一路也是要过宣府的啊。”

邓兆恒立于高岗,四下细看,仿佛看见十万大明将士被几万瓦剌军追杀的四散溃逃;英宗皇帝和几百名卫军被数千瓦剌骑兵围在自己立足的地方,金戈喊杀声似在耳边呼啸,无奈、恐惧、羞辱和愤怒一齐涌遍全身,他眼睛通红地看驿官问:“假如你我以命相搏,胜负关键何在?”

驿官吓得后退,道:“小人只有负,哪里能胜。”

贴了山脚,一路沿洋河畔前行,冬的冰雪在此地还未化尽,风要比山之南的京城凌厉些,想到夫人身子柔弱,嘱咐丫鬟给夫人加衣,晚上早些休息,次日迟些动身。到了宣府地界,给宣府总兵腾高镝写了拜贴,大意是:下官赴任平阳府,途经宣府,久闻大人威德,欲登门拜访,以乞聆听大人教诲一二,不胜荣幸。若大人无暇,学生将不作停留,兼程西往,他日经过再拜。

宣府地处蒙古高原与燕山之间东西横卧的平川里,历次鞑靼或瓦剌兵马入侵大明,总是聚集到万全以北,再以水泄之势漫过宣府,攻至八达岭一带抢掳。故大明立国之后,就在宣府筑城,城墙之高厚、城郭之大在大明各府中少有,并驻以重兵。自成化皇帝,大明天下趋于稳定,兵强粮足,将前线大营前推至草原边缘的万全和独石口,并筑起坚固大营,内驻强悍将士枕戈待旦。

宣府作为万全和独石口的后方大营和节制,官阶比京城各部的侍郎还高。此次邓知府出京经过宣府,岳丈谋划的是拜见的礼节少不了,但人家如不见也不强求。这些在外的将领个个土皇帝一般跋扈的很,如见面也不要久留,小心应对,免得被他们伤了面子被人笑话。qqxδnew

没想到,腾总兵很快就派一小队人出来,说请知府大人和家眷到总兵府相见。这些军士神情肃然,列队走起路来铁甲叶子哗啦哗啦地响,邓知府望望高大青灰的城墙,路面的石板、军士的铁甲,感觉有些异样——与京城的繁华、喧闹不同,这里的一切显得坚硬,宁静中透着肃杀。

腾总兵身材魁梧、头罩网巾,剑眉凤眼、直鼻阔嘴,面色灰黑,黑罩袍、鱼鳞甲,腰悬佩剑,高高站在大堂前的台阶之上,邓兆恒深深作揖道:“下官参见总兵大人”,心里暗暗喝彩:“好一个镇关的猛将。”夫人等一行人忙着也跟随行了礼。总兵边拱手边哈哈大笑,大踏步顺台阶往下走,说:“请了,请了。我和知府老弟隶属不同,不用以上下之礼相见。”下了台阶道:“我这荒蛮之地,都是些舞刀弄枪的爷们儿,鲜有儒学之士光临,今日老弟驾到,满城生辉。”

邓知府:“久闻总兵英名,下官赴任途中,不忍空过,特来相扰。”

腾总兵环视了一下,说:“家眷也一路劳顿相随,想是累坏了。请赴内宅让夫人相陪,沐浴吃饭,早点歇息。”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车马、家眷和一干仆人让军士带往别处了。腾总兵说:“这宅内憋气,你我到城楼饮酒如何?”邓兆恒:“悉听总兵大人安排。”

登上北城门楼北望,荒草、灌木摇曳,落日的余辉给远处的山涂满暗红的光晕。城楼之内支起一张桌子,一盆豆腐炖黄豆芽儿,一盆炖一寸多长的小鱼、另一个大盆里是几条烤羊腿。此时节,北风从门缝窗缝吹进来呜呜作响,军士搬来两张羊毛毡挡在北窗处,四角挂起几盏灯笼。腾总兵端起一碗酒道:“老弟,此处比不得京城,莫笑我招待粗陋,羊肉掺着风就酒——来,干了这碗”,说完一饮而尽。

邓兆恒虽不常饮酒,但也有些酒量,干了碗中酒回敬谢了腾总兵,说:“下官不熟军务,一直在京城吏部做事,虚度至而立之年,总想增些阅历一直不得机会。久闻总兵智勇,此次路过宣府要塞,平日愚钝不明之处,定要向总兵讨教,勿烦叨扰。”

腾总兵:“如果我没记错,老弟应是弘治年间进士,户部侍郎易大人的佳婿,我朝青年俊才,学富五车,倒是我借此机会向你请教。来,先吃饱喝足了再说。”两人大口撕着肉,大口喝着酒。不一会儿,腾总兵吃了两条羊腿,邓知府吃了一条,酒也下去了半坛。把一条小鱼夹到邓知府碗里,腾总兵说:“来,尝尝这洋河的小鱼儿,比不得桑亁河口有大鱼,这里水急鱼小,军士们馋得跟鬼一样,早捞得一干二净。”

邓知府问:“大人,鞑靼犯我疆土,每次都是顺洋河而下么?”

腾总兵瞪大眼睛看着邓知府,道:“老弟对军情有兴趣,我不妨略说一二。自我朝开创以来,北蛮屡次进犯不外三路,东从独石口经赤城堡出怀来;中从万全顺洋河而下过宣府入怀来;西路从大同奔太原,若往东来仍是要经宣府。”

邓知府:“以在下所知,我大明以来,敌鲜有从大同方向来犯,而以宣府居多,这是为何?”

腾总兵:“北蛮犯我汉界,无非是抢掳,牛羊牲畜、妇女人口、衣服铁器粮食,凡能带走便抢,最垂涎莫过于我大明繁华富庶聚集之京师,走中路和东路自然距离最近,所经阻碍只宣府和居庸关二要塞。眼下北方蛮夷又一分为二,东鞑靼西瓦剌,那瓦剌若从西路来犯,我沿途关隘阻击,及攻至此地已是强弩之末。他们有向东攻我之心还不如先从草原向东把鞑靼吃掉。”

邓知府:“下官所知浅陋,如言语谬误大人包涵。下官粗谙世事以来,鞑靼犯我无数,大的刀兵交战我方完胜不多,倒是有数次国门洞破、生灵涂炭,个中原因何在?”

腾总兵端起酒喝了一碗,身子往后一仰,长叹一声,沉思着。邓知府忙拱手道:“若下官言语欠周,请大人恕罪。”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腾总兵身体又往前倾,瞪着邓知府问:“老弟,你是文官,此任平阳乃富庶之地,国之刀兵,你我想得清也说不清。你之所在,经营平阳,多向本朝纳赋;我之所在,无战事执戈以待,敌若来战死沙场。来,你我一条鱼儿一碗酒如何?”说着又端起酒碗。

邓知府的酒量比不过腾总兵,一坛酒见底,已是面红耳赤,但言语还不乱,说:“大人,下官肺腑之言。想我一介书生,承皇上恩泽,车马官袍,锦衣玉食,身家性命全系于大明兴衰,朝廷安危岂能无挂于心。虽整日埋头于案牍,每想起过往朝廷百姓所受外族刀兵之难,常夜不能寐,恨不能弃文从武守边卫国。下官此后虽经营地方,然边关安危之事也难以放下。一旦刀兵起,免不了上下一体,军民齐力抗敌。”

腾总兵:“慢慢慢,老弟,你那平阳府距要塞远着呢,怕是你没有效力疆场的时候。”

邓兆恒:“大人说的是,下官恐怕无缘在沙场效力国家。然朝廷社稷非文即武,身为文官,对前方将士浴血守土之艰辛壮烈不可不知,一旦边疆有事,当全力以保障供给;而武将,当对后方民生劳作之境况也有所知晓,方知守疆之任重。似大人及宣府全体将士这样沐风披霜,枕戈待旦。我地方父母岂能懈怠虚度,当内外彼此激励,同心扶我大明。”

腾总兵哈哈大笑道:“好,好。难得老弟这样的胸怀。你说的有理,若敌围城,你知府也得上马御敌,总不能执一卷书读一篇经文让他退兵;而平时,我这个数万人的总兵也得教导士兵种些菜蔬,省些军饷,周边百姓的事情,我官兵也常掺和。来,干了这碗,你我到府里再叙。”

是夜,在总兵府大堂,二人掌灯对着墙上的边塞图,邓知府问:“大人,岂止我朝,自宋以降,北方蛮族屡屡南犯,而汉族江山难有长治安稳。无论物产丰饶还是兵多将广,我都远胜于蛮族,却数百年为他所牵制迫害,此是为何?”

腾总兵:“非我兵将不能战,势也”。他一手执灯,一手指着地图说:“以我宣府论,鞑靼南犯之时,总在草原南尽头聚集,然后沿洋河如水下泄而来。他想来便来,不想来就迁移游牧。而我官兵数万人却动弹不得,常年戒备待他。喻之,鞑靼是奔走的群狼,而我是守地的狮虎。狮虎虽猛,但却不得松懈,长此以往就显出疲势了。再者,那鞑靼男丁自小驰骋草原,骑马射箭,若论马疾刀快箭准,我一个精壮军士拼不过他一个十二、三的孩子,野外交战常常被它马军一冲就乱了,聚拢不起精兵强将杀他。当你聚起兵马攻他,他又四散跑开,最终我军被他拖疲,然后他一齐杀将过来。”

“如此说城外交战我方不及鞑靼,若据守城池当不在话下。”邓兆恒问。

腾总兵:“这是自然,我城高墙厚,军士训练有素,弓箭精良充足。敌若攻城,将死伤累累而不得。然鞑靼人舍城而过,我若不出城厮杀,任敌一路进至怀来,朝廷震怒,我这个总兵的项上人头能否保住还不定哩。”

邓兆恒:“我一路走来,观宣府地处平川,前无地势可据,后无险要可守。为何不退至保安州、下花园狭隘高耸之地,重兵据守,鞑靼当难通过。”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腾总兵:“我镇守一方,岂不知此理。但你来看”,他举着灯凑近地图,指给邓知府道:“我若重兵后退,则宣府之北尽归鞑靼。如此北方蛮夷据此可向西,两路夹攻我大同重镇,大同若失,太原无险可守。向东则可俯视怀来,举步就到居庸关前,我朝的半个江山都不稳了。”

听腾总兵这么一讲,邓兆恒的汗就下来了,局势远比他之前想象的艰难,方觉得自己一介书生,在江山危局前是多么无力。腾总兵又往下说:“大同镇这么多年之所以固若金汤,宣府这边是要撑住的,断不能使鞑靼人在此站住脚。”

邓知府:“经大人教导,下官有所领悟了,这宣府易攻难守,却也丢不得,算得是我朝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地。”

腾总兵冷笑一声:“此所谓犬牙交错。我固然守得不牢,他鞑靼也休想占去。你想,他本就是骑马射箭之长,若换他守城我攻,指日拿下,所以,老弟也不必过虑。”

邓知府:“当下势态如何,若不涉机密,大人可否略告一二。”

腾总兵:“无妨,我大明一百五十九府、十八州,平阳又乃朝廷注目之地,老弟可算国之栋梁,我岂敢小觑。以我观之,当下虽危机丛生,却是数百年来中原拒北蛮最为稳定、强势的时期。你看,我西大同、东宣府各据重兵十万余,使瓦剌、鞑靼不能东西两路合进。而我宣府,以城为中,前后左右各营俱据险筑城且互为倚靠,一路被攻,各路驰援。当下,我靠敌最前当属万全大营,扼守草原之南边缘。敌若集结来犯,当先与我万全大营将士拼个你死我活。东面右路接敌最多,然多是王子之下部族顺白河而下擅自偷袭,无论得手与否一日便撤回,故我宣府城已久无战事。盖因我大明国势强盛,兵粮也足于以往,朝廷军马在此地镇得住,能向北修城驻军。”

邓兆恒:“大人看眼前有无战事?”

腾总兵:“据各方来报,近几年草原大体风调雨顺,鞑靼各部牛羊兴旺起来,大人、妇孺一心畜牧,无心刀兵。但对中原物品所需也多起来,今年内外商人往来明显多于往年,如此下去倒也相安无事。只是断无永久这样下去的道理,仗总是要打的,不过是早一日晚一日。”

腾总兵让卫兵把桌椅移到地图前,两人坐下喝茶,邓兆恒问:“鞑靼人契而不舍南犯,难道仍怀念蒙古一统中原吗?”

腾总兵:“亦不尽然,以我观之,其虽刀快马疾,但粗鲁愚钝,断无一统华夏之能为,且当下东、西分治相争,彼此牵制,即便想攻我大明也得相互提防。当年东面鞑靼被我大明重创,西部瓦剌借此东进一统草原,做大势力再南下征战,我英宗皇帝之失——分而治之的局面不再也是个原由。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腾总兵举了举碗道:“茶也淡了,食也化得差不多了。你我再次边饮边谈如何?”不待邓兆恒回答但招来卫兵重新摆上酒肉,邓兆恒只得陪着。

腾总兵接着道:“说贼性难改也是情势必然。草原之族,千数百人为伍,居无定所,逐水草而迁移。又手工粗陋,布匹、粮食、铁器及至日常用具皆依赖从汉地掠夺或交易。水草丰美之年,多用羊只毛皮和汉人交易;一旦遇旱雪灾年,度日艰难,彼此为水草相犯,其王子此时唯有一声令下,聚集各部南犯抢掳以化解危机。能抢掳一些自然是好,即使无所得,自高原向南长途搏杀一番,也能将内部彼此相倾的刀兵冲动消磨殆尽。更甚者,鞑靼各部南犯,仍以部群为伍,王子借此以观各部之强弱,以定扶持近亲、排除异已之策。由此,凡鞑靼每遇难解困局,无不借侵犯我大明以化解,此其狼性难改之天然。”

邓兆恒:“如此观,北方草原民族与我大明难有安宁相处之日了。以大人之愿望,我朝将何如?”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竹马他有自闭症 清穿皇妃要娇养 吞噬星空 都市花语 特种兵在都市 东京泡沫人生 斗罗世界的巫师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末日苟到尸帝 重生之快进来 陆少谋妻之婚不由你 七星彩 骑砍风云录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官路权途 莫少逼婚,新妻难招架 君九龄 极品太子爷 兽世美男团宠,妻主频繁孕报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重生之铁血战将 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 绝代神主 玛雅之小兵传奇 血碎 八云新叶的野望 
最近更新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星落门 水浒英雄传说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我的女皇老婆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情牵盛世恋歌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明朝皇帝往事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重生大明1635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阳光下的平阳府 雨润梁 - 阳光下的平阳府txt下载 - 阳光下的平阳府最新章节 - 阳光下的平阳府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